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4|回复: 0

《小朋友》95岁了,丰子恺、徐悲鸿、林风眠都曾为它作画

[复制链接]

8543

主题

1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865

终身成就勋章

admin 发表于 2017-11-16 11: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诞生于1922年4月的《小朋友》杂志,创造过许多个“第一”: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低幼文学刊物;发表我国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并由此推动儿童剧创作;最早采用横排排版印刷,等等。它同时也是我国期刊中创办时间最长且至今仍在出版的文学刊物。

473100088c3a565e52a3

1957年8月 《喂马》 丰子恺 画

47320004bd126ab488e2

1954年6月 《放羊》 程十发 画

11月15日,“童心灿烂1922~2017——《小朋友》杂志95周年封面作品展”在上海三山会馆拉开帷幕,展出的150幅代表性封面图,浓缩了《小朋友》杂志95年来的发展历史。步入展厅,犹如走入中国百年变迁的“时光隧道”。

陈伯吹的“不出声的老师”

《小朋友》杂志由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黎锦晖创办并任第一任主编。创刊号即发行20万册,迅即风靡全国及南洋、日本等地,发行量最高时达到180万册。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为之题写了刊名。长达95年的历史中,众多画家、作家都曾在刊物上发表过作品。文有老舍、冰心、洪汛涛、陈伯吹、鲁兵、圣野;图有徐悲鸿、李可染、丰子恺、林风眠、黄胄、程十发、张乐平、万籁鸣。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是《小朋友》杂志的第三任主编。1937年,受战火影响,《小朋友》杂志宣布无限期休刊。七年后的4月1日,杂志在重庆复刊,陈伯吹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主编一职。当时,陈伯吹还担任国立编译馆的小学国语、常识课本编辑。在《90年》一书中,作者彭斯远提到了这一段往事:“从接任《小朋友》杂志主编起,陈伯吹只好每周在国立编译馆所在的北碚工作三天,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小朋友》杂志所在的重庆市区李子坝去住上几天。虽然这两地都紧靠嘉陵江边,但乘船或拉马车得花大半天工夫。”

473100088c3b2332db55

1956年5月 《飞到月亮里去》 特伟 画

在发表于1980年的文章中,陈伯吹回忆,16岁时,他在上海宝山担任小学教师,不但常把《小朋友》发表的作品推荐给学生作课外读物,而且模仿着这些作品进行儿童文学写作的练习。他因此将《小朋友》杂志形容为“不出声的老师”。彭斯远介绍,据不完全统计,陈伯吹除在《小朋友》杂志发表过《我们不该生气》《破帽子》等作品外,还和潘汉年合作,在《小朋友》文库出版了系列民间童话如《乌龙精》《大石桥》《五鼠闹京城》《杜宇鸟》等12册。1989年6月,因工作急需,已经83岁高龄的陈伯吹,受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又再度出山成为《小朋友》杂志的主编,大力推出了不同风格和表现手法的故事类作品。

47320004bd134cf82953

1954年7月 《画天安门》 顾炳鑫 画

大画家为“小朋友”作画

《小朋友》杂志的每一幅封面都堪称经典。一大批画家为这本杂志留下了墨宝。如丰子恺的《柳荫温课》《喂马》,徐悲鸿的《猫》,林风眠的《水鸟》,李可染的《水牛洗澡》,程十发的《哪吒闹海》,关良的《活捉史文恭》,张乐平的《新春快乐》《祖国的花朵》,江寒汀的《妈妈喂孩子》《喜鹊红梅》,黄胄的《维吾尔族小朋友》,田世光的《牡丹》,田园的《金鱼姑娘》,特伟的《海底探险》《飞到月亮里去》,林曦明的《捉蜻蜓》《小放牛》,还有来楚生、黄永玉、李平凡等人的作品……大画家不光为《小朋友》画封面封底,还画了很多内文插图、漫画连载。

4730000c4c59a63b0a76

1956年12月 《喜鹊红梅》 江寒汀 画

“据老一辈介绍,早在上世纪50年代,杂志就有意识地请大画家为《小朋友》作画。”少年儿童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李炳刚讲述了一段往事。1957年初,主编鲁兵到杭州出差,在杭州艺专小礼堂看到了林风眠、关良的内部画展,令他大开眼界。鲁兵打听到关良住在岳庙后面,就赶去寻访。因为没有详细地址,他向一位拢着双手坐在小板凳上晒太阳的人探问,不想此人正是关良。鲁兵与关良从此结下友谊。后来他又拜访了寓居上海的林风眠,将两位大画家的作品都引入了《小朋友》杂志。“当年,全国杂志包括美术专业杂志在内都很少能看到林风眠、关良的作品,而区区《小朋友》的读者却眼福不浅,实属奇事幸事。”李炳刚说,林风眠应邀画了公鸡图,一共画了七幅,任编辑部挑选。“三毛之父”张乐平也为《小朋友》画封面封底,还画了20年的漫画连载。“在一本低幼儿童的刊物上,那么多著名画家相继亮相,以美的形式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小朋友们的性情和情操,这在新中国的期刊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

473100088c3c2157592f

1957年1月 《新春快乐》 张乐平 画

“回望95年峥嵘岁月,《小朋友》的每一步足迹都与广阔的社会文化变迁相勾连,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审美趋向。”《小朋友》杂志主编唐兵说,“在各个历史时期,《小朋友》都对中国儿童文学特别是低龄段儿童读物的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一任主编黎锦晖创作了大量儿童歌舞剧及歌曲,如《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可怜的秋香》《月明之夜》等;第三任主编陈伯吹在编辑创作之余还关注理论研讨,曾借助“儿童读物联谊会”的名义先后召开过两次理论研讨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小朋友》继续前行。”

据悉,展览持续至12月3日,免费向公众开放。除封面作品外,展品还包括部分珍藏题词、手稿、样刊、照片、合订本等,展览还将开展多种互动活动和公益讲座。
为人民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8-27 23: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