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4|回复: 0

俄航天工业难拾苏联时代辉煌:失误连连 后继乏力

[复制链接]

8543

主题

1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865

终身成就勋章

admin 发表于 2017-10-6 10: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美联社10月4日报道称,“斯普特尼克”号发射升空60年后,当初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运载火箭的改进版依然是俄罗斯太空计划的中流砥柱——这既是该国技术实力的惊人体现,也是它没能再创辉煌的一个标志。
与冷战时期的太空曾经是美苏主要竞争场所不同,现在的太空探索在克里姆林宫的重要事项榜单上似乎排名较低。
目前唯一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的“联盟”号飞船,正是在1957年10月4日将“斯普特尼克”号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R-7运载火箭的改进版。
苏联设计的另一种经久耐用的机器——用于将商用卫星送入高轨道的“质子”号重型运载火箭——也是在上世纪60年代研发的。
两种运载火箭都为自己赢得了可靠耐用的名声,但近年来一连串的发射失败却在它们的履历上留下了污点,令人怀疑俄罗斯的航天工业是否还能保持和从前一样的高水准。
2016年“质子”号和“联盟”号出现的小故障源于为它们制造发动机的沃罗涅日一家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的失误。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将70多台火箭发动机送回生产线以更换有缺陷的零部件,导致“质子”号的发射中断了一年时间。
那次中断也损害了俄罗斯在全球商用卫星发射市场的地位。去年,俄罗斯的火箭发射次数首次少于美国和中国。
客户们日益转向了更新、更高效且更实惠的选择,比如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火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取得了一大突破,即实现了火箭的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了成本。
俄罗斯官员意识到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及其他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但他们却没能为俄罗斯如何保住自己的全球市场地位给出任何具体方案。唯一的权宜之计似乎是制造一种低功率版本的“质子”号运载火箭以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旨在取代“质子”号和“联盟”号的“安加拉”运载火箭的研发过程则屡次受挫,前途未卜。成本较高且尚未建立口碑的“安加拉”可能很难在国际市场上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及其他对手生产的运载火箭展开竞争。
虽然在美国航天飞机停飞后,“联盟”号成为唯一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的飞船,但随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第二代“龙”飞船和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定于明年试飞,俄罗斯很快就将失去自己的垄断地位。
研发新型飞船以取代50年前设计的“联盟”号载人航天器的工作进展缓慢。名为“联邦”号的飞船暂定于2023年进行首次载人飞行,但人们对于它的特点和功能仍知之甚少。

31830005a60c1e0aa313

资料图:俄罗斯假想的月球基地。
为人民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3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