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0|回复: 0

黄道婆的纺线技艺在中学生手中传承

[复制链接]

8543

主题

1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865

终身成就勋章

admin 发表于 2017-9-30 13: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脚踏纺车,熟练将棉花纺织成长长的棉线。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这项几近失传的技艺,宋末元初由黄道婆从海南带到上海,在明清时期是松江府享有“衣被天下”盛誉的基础。而如今,在系着红领巾的中学生手中,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以文化的形式被传承下来。

3172000acb8b9537c500

启动仪式现场
9月29日下午,徐汇区长华学区在园南中学举办黄母恩泽,“代代相传——园南中学‘蓝韵坊’”揭牌暨长华学区“一校一品”启动仪式。至此,徐汇区在全区范围内实现“非遗进校园”全覆盖。
园南中学校长史晓燕表示,“‘蓝韵坊’加强了体验方面的功能,今后将成为长华学区传承黄道婆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是上海市徐汇区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172000acb8c5a2d3068

学生们展示扎染作品
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在流落崖州30余年后,于元贞年间返回故里,传播植棉和纺织技术。她改进了捍、弹、纺、织等手艺,创制了“配色”、“挈花”成“折枝、团凤”的织造工艺,开发出众多精美的棉纺织品。
黄道婆的棉纺织技艺改变了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催生出一个新兴的棉纺织产业,江南地区的生活风俗和传统婚娶习俗也因之有所改变。可以说,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是中国纺织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历史上松江乌泥泾的印染技艺也很著名。扣布、稀布、标布、丁娘子布、高丽布、斜纹布、斗布、紫花布、刮成布、踏光布等与印染的云青布、毛宝蓝、灰色布、彩印花布、蓝印花布(药斑布)等同享盛誉。目前掌握手工棉纺织和印染技艺的传承人都已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这项古老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31800001ba4888a30f28

园南中学学生展示纺线技艺
园南中学早在2009年就开始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于2014年被评为“上海市非遗进校园十佳传习基地”。“蓝韵坊”是该校继“黄道婆陈列室”之后,进一步体验及弘扬黄道婆文化,传承黄道婆精神的场所。

31800001ba490bf631ff

园南中学学生展示纺线技艺
2008年起,徐汇区就开始了通过文教结合进行“非遗进校园”的探索,利用学区平台推进“非遗进校园全覆盖”试点。华理学区全面推进“非遗进课堂”, 辖区内每个学校都选择一个或者几个项目进入校园,同时赏析类项目也走进各校进行赏析演出和讲座。师大学区和华理学区将非遗项目以“规模性传习”的形式进入课堂。中国中学从2016年就开始了“规模性传习”:相继引进盘扣、剪纸等十个非遗项目供全校初高中学生选择,每周还专门辟出一节“素质拓展课”作为“非遗拓展”课程。而华理学区的梅园中学引进了面塑、灯彩等八个非遗项目,并专门辟出“非遗传习”的课时,让同学们在课堂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传承。
为人民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4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