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很少人知道,北欧的丹麦是一个非常重视工程技术的国家,当地早在1892年7月2日就诞生一份锁定工程师读者的期刊──《Ingeni?ren》(就是丹麦文的“工程师”),其报导内容涵盖各领域的工程技术,当然都是丹麦文;它背后有一个活跃的编辑团队,出版纸本周报、多个网站并举办专业研讨会,123年来坚守岗位观察丹麦科技产业的脉动。
笔者最近到丹麦出差并拜访了《Ingeni?ren》集团的办公室,他们的记者那天正在分析丹麦政府将研发预算由前一年的16亿克朗(kroner),删减为不到10亿克朗的一项政策宣布;他们最新一期的内容还有丹麦新任能源部长的专访。
尽管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出版媒体被迫在暗潮汹涌的航道上前进,《Ingeni?ren》仍能保持活跃,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他们幕后有丹麦全国性工程师公会的支持,是属于公会的一部分;另外他们服务广泛技术领域的工程师,包括化学、航天、土木、电子与机械。
我看到他们最近的报导还包括对喷射战斗机计划的分析,对流感疫苗现况的探讨,以及对德国车厂大众(VW)柴油车检测结果造假的封面故事专题。
《Ingeni?ren》的科学编辑Jens Ramskov (左),以及记者Christian Ostergaard 展示他们的历年出版成果
《Ingeni?ren》的30人编辑团队也做一些调查性工作,最近的独家报导包括为何向来是欧洲骄傲的丹麦国家铁路系统,仍未能达到追溯至2000年的一项采购计划目标;该报导揭露了应该要在十年前就链接系统的软件到现在仍无法运作,并指出铁路局打算要掩藏备忘录。
在《Ingeni?ren》负责报导医疗科技、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记者Christian Ostergaard 表示:“我们尚未电气化所有的铁路线,因此我们无法从像是西门子(Siemens)采购现成的列车,还不得不使用柴油动力火车。”
而《Ingeni?ren》的科学编辑Jens Ramskov则表示,丹麦的工程师数量许多年来都维持稳定,不过也一直有人才短缺的问题;目前该周报每周五发送6万份到工程师读者家中:“因为是让读者们周末阅读的刊物,所以我们的内容也需要有些娱乐性。”
最新一期的《Ingeni?ren》周报总共有28页
振兴理工教育的使命
就像美国一样,丹麦也面临了年轻人对理工(STEM)专业领域兴趣缺乏的问题;不过今年丹麦各大专院校理工科系的招生人数却创下新高,以往数年出现缺额的科系几乎都填满了。
此外丹麦也面临如同美国因为工程师人力吃紧而得委外代工的问题,有部分丹麦本地的工程师工作这些年外包到西欧;像是微软(Microsoft)、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等公司,则是协助当地的大学研究中心,转型为较偏重商业导向的卓越中心。
分类广告仍然占据《Ingeni?ren》的大部分版面,不过现在该媒体也经营专门锁定工程师人才招募与经营管理议题的网站,还有一个以科普内容的网站,以及专注于IT技术的网站。此外他们也举办活动,包括自2002年开始的一个全国性电子展,不过在几年前出售了。
Ostergaard 表示,《Ingeni?ren》所属的工程师公会一年举办将近2,000场不同的活动:“因此对我们来说很难在相同的领域举办活动并收取高额入场费。”丹麦聚集了工业、医疗、科学仪器等技术领域宽广的公司,不知道为什么,该国也是全球前三家助听器大厂的总部所在地,也就是Oticon、Widex与GN Resound。
目前《Ingeni?ren》正在进行旧出版品的数字化工作,从1940年到现在的所有出版期刊都已经有 pdf檔;这家媒体有丰富的历史,而未来也看起来是一片光明。而它所属的公会最近搬到了哥本哈根港区的一栋现代化新大楼,拥有宽广的空间而且视野极 佳;Ramskov表示:“日报正在式微,我们则是为工程师公会成员做报导,因此发行量稳定,甚至有增加一些。”
以下来看看123年前的《Ingeni?ren》…
1892年7月9日出版的《Ingeni?ren》第二期头版
1892年7月9日出版的《Ingeni?ren》分类广告版面
1892年7月9日出版的《Ingeni?ren》第7页,报导了丹麦的造船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