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1|回复: 0

浙大和丹麦学者共同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如何“加班”复制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1059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15-12-4 17: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很快,其基因组“质量”却相当稳定——它们是怎么做到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希克森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沈华浩教授团队通过合作研究,首次发现肿瘤细胞在细胞分裂的多个阶段都存在DNA复制行为,并指出这是肿瘤细胞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成果论文于12月2日由《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一个完整的细胞分裂周期分为:复制前期(G1)、DNA复制期(S)、复制后期(G2)和有丝分裂期(M)。学术界过去普遍认为DNA复制只能发生在S期。沈华浩教授说,两校团队的合作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肿瘤细胞不仅在S期快速进行DNA复制,还会在有丝分裂阶段,即M期“加班”复制DNA。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浙大医学院教授应颂敏介绍,肿瘤细胞在S期的快速复制留下了很多DNA的损伤,这让DNA变得很不稳定,也使自身比正常细胞更容易受伤;而M期的DNA复制是肿瘤细胞特有的,而且对维持肿瘤细胞基因的稳定性特别重要。

  专家表示,这一研究解决了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将在核酸修复、复制和癌症研究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沈华浩教授指出,本项研究为将来的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治疗靶点,“如果能想办法中止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阶段的DNA复制,就能通过削弱肿瘤细胞DNA的稳定性而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据悉,在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目前正在进行多个研究项目,进一步深入研究DNA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对慢性气道炎症和肺癌的病理调控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6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