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2|回复: 0

丹麥直擊 索羅斯海嘯大嬴家新投資動向 綠色能源成新寵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9413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09-10-22 20: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當「溫室效應」在香港仍然被歸類為環保戰士的綠色語言時,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哈佛大學教授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Kenneth Rogoff,以至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Stiglitz,早已將這個命題提升至環球金融經濟的層面,嚴肅討論。國際舞台上最具分量的投資大鱷和經濟學巨人,上星期紛紛飛抵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於秋冬交替之時,在北歐這一個別具綠色和低碳意義的小國,進行了一場勢將全球資金重新洗牌的綠色貿易峰會。
            本刊記者遠赴丹麥哥本哈根,參與這場綠色經濟盛會,大會高潮為索羅斯宣布投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發展潔淨能源技術。索羅斯聞名於準確捕捉投資趨勢,即使面對金融海嘯,投資戰績仍跑贏大市,他在巿場上的一舉一動自受投資者大舉注目;這次金融海嘯大贏家全情投入其新寵——「綠色能源」,對投資者可說具相當的參考價值。
              是次本刊直擊會場,報道索羅斯的最新投資部署,近距離了解其綠色視野與背後理據,並嘗試分析香港投資者可把握的綠色投資機會。
            金融海嘯下仍逆市獲利的索羅斯,上周六(10日)在其近身秘書Michael陪同下,匆匆趕到哥本哈根,參與名為「從京都到哥本哈根:對抗溫室效應及達成能源安全」的大型會議。會議早在今年中敲定,時間定在年底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屆時全球170個締約國家代表會在哥本哈根會晤,通過二氧化碳減排條約,為12年前《京都議定書》的談判後續)會議前58天舉行,並號召了世界各地逾300名記者出席,用意就是為年底一場被譽為有史以來最複雜的國際談判先來個熱身,期望透過新聞界在全球掀起討論。
            「《絕望真相》說服了我」
            連續3日會議離不開綠色議題,但現身的講者不少為經濟金融界巨人,如此巧妙安排明顯為「環保」下了權威註腳,綠色議題已然成為殿堂級的關注層面,而不僅是非政府組織(NGO)或綠色戰士所起的革命。當世界經濟隨着金融海嘯而幾近崩潰後,一場以綠色科技、生活和貿易為主要軸心的世界秩序,已被欽點為勢不能逆轉的全球發展方向。
            坐落於哥本哈根巿中心的古建築大會堂裏,周日(11日)晚上端坐着來自世界各地逾300名記者,以及近30位分量舉足輕重的講者嘉賓,一場莊嚴的高桌晚宴快要開始。索羅斯獲邀為是晚唯一一位演講者,尚未開腔,全場已經掌聲雷動,接着他第一句說話,竟是責怪自己如此後知後覺,才曉得把溫室效應這回事,視為人生和投資生涯裏一樁嚴肅事情看待。
            「我從來沒有關心過這回事……直至戈爾(編按:美國前副總統及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說服了我。2004年,他給我講了一連串課,說服我溫室效應並不只是環保問題,而是一個關於人類存亡的議題。最後這連串課題便成為了紀錄片《絕望真相》。是的,就是這樣說服了我。」
            索羅斯說,即使溫室效應早在1965年已經記載在科學文獻上,但他要等到2004年才驚覺問題的意義何在,這直教他憂慮究竟該如何做,才會令世上所有人都開始正視這個課題。「作為一個公民,我很想做一點事情。實際上我賺了比較多的錢,花多些錢在這件事上,就是我擁有額外能力(ExtraAbility)去完成的。」
            大鱷股票三分一為能源
            隨着對環境問題後知後覺的「懺悔」,這位金融大鱷就在當刻宣布,他將以10億美元投資在潔淨能源科技(Clean EnergyTechnology)上,並且每年額外再投資1,000萬美元(約7,800萬港元),以連續10年計,用以籌備Climate PolicyInitiative(CPI)顧問組織,更邀請了史丹福大學法學系教授赫勒(ThomasHeller)協助管理。索羅斯說道:「CPI將身兼顧問、政策發展及監督者的角色。我確立了一些更嚴格的標準(StringentConditions),去看待自己的投資項目,我會找尋最大盈利,但同時堅持投資能對氣候變化問題有實在貢獻。」
            史丹福教授赫勒長於監管,並專研能源法和環保法,可見該組織屬非一般的環保團體,更有着相當的政治地位。索羅斯也不諱言,推動新能源除了致力科研之外,政治問題也極需解決。「溫室效應問題科學上是很明顯的,較不明朗的反而是,各國領袖是否會展現出必須的政治意願,以及能夠引用可行的政策手段,共同處理碳減排這個問題。」
              索羅斯這回高調宣稱介入綠色能源的投資,顯然為全世界的資金流向亮起明燈,但其實中間亦有迹可尋。根據他旗下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截至今年第二季的投資組合顯示,這名金融界大鱷的股票資產中,三分一便為能源股投資。
              基金於第三季呈報美國證監會的文件,披露了索羅斯最新增持達6.8%的Interoil和5.3%的Headwaters股份,帳面已賺1,100萬美元。據Headwaters公司資料顯示,其致力發展潔淨能源,提升燒煤的剩餘廢物為巿場可買賣產品,並將產煤剩餘熱能轉變為生化燃料。
            待科技成熟油價將回落
              除了從他旗下基金的投資組合中可見端倪外,索羅斯在哥本哈根的講話亦透露了他目前的一些投資方向,而且語氣非常樂觀。「我投資的公司有的根本就是科技公司,研究如何透過化學程序,將二氧化碳自燒煤中提取出來,雖然未達到抽取其中90%的二氧化碳,但相關科技和技術已在這裏,二氧化碳其實可以有正面用途。重要的是,將二氧化碳提取的價錢並不很高,但當然,仍然要付某個價錢去做,所以必須製造一個動機去廣泛吸引人使用這種技術。」
              高度看俏投資綠色能源的索羅斯,令人想起七十年代初期,他憑獨到眼光於彼時並不成熟的日本、加拿大和荷蘭巿場進行投資,及後再自石油、銀行、國防和農業公司的股票中大舉獲利。
            而這一次,現年79歲的這位老人家,雖然手上重點持有石油股如Hess和Petrobras,並坦言由於目前尚未有任何一種富潛力的新能源,可取代化石燃料產能,才令油價一直持續上升。不過他依然表現正面,很落力想說服大家投資綠色能源才有出路。「現在化石燃料(FossilFuels)仍舊是巿場上一個可靠的產品,所以價錢才高企。如果伴隨一些政策出籠,透過補貼支持其他潔淨能源,並考慮到燒煤會導致全球暖化的話,那麼我相信,我自己所作的科研和技術上的投資,只待科技趨成熟之時,油價就會回落。」
            想為二氧化碳定立價錢
            索羅斯心裏想的,其實是為二氧化碳定一個價錢,這跟某些經濟學者的看法相似,他相信只有為此定價,才能令國際認真對待減排二氧化碳的問題,從中造就契機,令綠色能源成為不可逆轉的大潮流,開發一場潛藏着龐大利益的「大生意」,「這件事情沒有魔術棒!舉例要自燃燒煤碳中,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不是一搖魔術棒就能做到的事情。煤碳在中國和美國使用太方便,所以更加要研發潔淨煤碳,以及認真進行碳減排。我們要為二氧化碳定一個價錢,這可以是碳稅形式,或者是碳配額交易,必須盡快做。」
            綠色會議來龍去脈
            綠色能源可能是自工業革命以後,一盤難得可以有着極長遠回報的龐大生意。只是傳統化石燃料背後存在太多既得利益者,以致新能源、再生能源,以及潔淨能源的研發和推動,都顯得困難重重;而且牽涉的除了商家的肥肉爭奪外,還存在着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衝突,令事件變得極為複雜。
            身為巿場大鱷的索羅斯亦不諱言,目前在歐洲頗流行的碳排放量配額交易(簡單而言是富國從貧國手中,買入碳排放量的配額,那麼碳排放高的已發展國家,便可藉着買回來的配額,酌量維持人民一貫的富庶生活模式,惟這種交易在其他國家並不普及),容易被投機者操控,讓國際炒家自窮國中低價買入,再以高價於期貨巿場賣出賺取暴利;故此他反對採用配額而支持藉着徵收碳稅,提高國家減排的動機,並更好吸引市場開發綠色能源這盤「大生意」。
            為12月會議熱身兼造勢
            而是次邀得索羅斯及不少經濟學界巨人出席、並且一舉號召了全球逾300名記者參與的「從京都到哥本哈根」會議,其實是一場為12月於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締約國會議的「造勢會」暨熱身賽。屆時已發展國家將要為日後的二氧化碳減排量達成共識,故亦被視為12年前簽訂的《京都議定書》的後續會議。
            丹麥政府身為會議的舉行國家,她是次大解慳囊,擔綱東道主角色,大舉資助這個「造勢」會議的部分費用。而擁有全球432份報章登記為會員的非牟利組織Project Syndicate,則負責邀請不同國家的記者出席採訪,用意是將「氣候變化」的聲音,盡量傳遍及覆蓋地球最多國度。
            ----------------------------------
            3類綠色能源投資機會
              在「索羅斯效應」下,綠色能源股再度吸引全球投資者的目光。若想分一杯羹,究竟在本港有甚麼相關的投資機會呢?
            1. 太陽能發電
              優勢:多國政府對電動車提供稅務寬減及各項補貼,以取代造成污染的傳統汽車,及振興需求日降的汽車業。
              風險:電動車目前仍未能解決電池不足應付長途駕駛,以及充電時間過長的問題。此外,亦要面對其他新能源汽車的競爭。
              相關股票:
              比亞迪(01211)開發及製造二次充電電池,2008年受「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青睞入股,其電動環保車立即蜚聲國際。
              天能動力(00819)從事鉛酸及鎳氫電池產品,乃內地最大的電動自行車動力電池生產供應商。
            ...................
            2. 電動車
              優勢:在眾多新能源中,太陽能的發展歷史較悠久,加上多國政府提供政策優惠,成為最受資金追捧的新能源行業。
              風險:與傳統發電廠相比,成本仍貴;且過分依賴政府補貼,本身的盈利能力未算可觀。
              相關股票:
              興業太陽能(00750)從事傳統幕牆設計、製造和安裝,近年積極發展太陽能產品生產和銷售。
              陽光能源(00757)提供多晶硅、太陽能單晶硅片產銷及加工服務。
              紅發(00566)原本設計及銷售玩具,近期出售本業,並藉收購進軍太陽能業務。
            ...................
            3. 風力發電
              優勢:屬新興行業,與太陽能一樣零污染、零碳排放、取之不盡,可望成為下一個投資重點。
              風險:機器零件較多,容易出現損耗及故障,維修成本較貴。
              相關股票:
              中國風電(00182)從事風電工場的設計、興建及維修,以及風電設備製造。
            ----------------------------------
            成功投資者 失敗哲學家
              著名的反射理論(Reflexivity Theory)為索羅斯22年前在其著作《金融煉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中首次提出,至今影響力依然不減,甚至在金融海嘯一役中,被廣泛引用以解構美國次按泡沫的形成。
            反射理論︰市場投資者互動
            古典經濟學理論假設,投資者會盡可能基於客觀的資訊採取行動,故其對巿場走勢的預測應該是準確及理性的。不過反射理論卻持相反意見,認為投資者做決定時,除了根據所掌握的資訊外,還會被他們主觀而偏頗的感受所影響。他們的看法與行動,往往會改變巿場發展的方向,再反過來左右投資者對後巿的看法;換言之,巿場與投資者的看法存在互動關係。
              例如當投資者偏見地預期樓巿會上升,在資金湧入下,樓巿自然呈升勢;眼見巿場上揚,支持樓巿上升的偏見被強化,進一步推高樓價。
              不過反射理論指,偏見與巿場走勢不會永無止境地互動,當投資者的預期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愈來愈大,最終會被巿場人士察覺。於是,偏見會被修正,巿場亦因失去動力而放慢步伐或停滯不前,甚至隨着偏見崩潰而調頭向下。
            從八十年代起,索羅斯幾乎每隔10年左右便出版一本著作,藉以反覆說明自己的反射理論。金融海嘯後,他更於去年初撰文,題為《60年來最大金融風暴》,以反射理論解釋泡沫爆破的前因後果。可惜,巿場只關心他的投資技巧,對艱澀的反射理論沒甚興趣,使他最終只得酸溜溜地自嘲為「一個失敗的哲學家」。
            賺錢之神︰新能源發展需時
              「賺錢之神」邱永漢周三(14日)在投資網誌中,大談再生能源股的投資價值。他認為,雖然新能源概念聽起來吸引,但距離技術完全成熟還有一段日子,以電動車為例,仍需不斷改良才可取代汽油車。
              他指,在這個改良過程中,石油仍然佔着重要地位,即使目前油價一時回落,卻不能就此次鬆懈,因為未來有可能出現第4次、第5次石油危機,屆時他便會投資於與石油設備相關的企業,如山東墨龍(00568)。
              市場人士提醒,新能源企業仍未提供可觀盈利,故到底那純粹是一個概念,如當年的科網股般,須趕在「爆煲」前離場,還是作為一個世界新潮流,可以長綫持有,目前巿場上還是莫衷一是。
            ...................
            iknowledge︰絕望真相
            索羅斯指受美國前副總統戈爾(AlGore)影響,關注起氣候變化問題來。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以同名小說的環保紀錄片《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Truth)推廣氣候變化的重要性,片中講述戈爾如何四出奔走,向各界展示全球氣溫上升所引致的惡果。
              該電影於2006年推出,被形容為當年最恐怖的電影之一,片中有不少叫人看得驚心動魄的場景,例如溫室效應使北極冰山融化,急劇上升的水位把多個城巿淹沒,出現數以百萬計的生態難民。戈爾希望透過這套電影,說服國家元首、商界,以及個人支持環保。
            ﹏﹏﹏﹏﹏﹏﹏﹏﹏﹏﹏﹏﹏﹏﹏﹏﹏﹏
            索羅斯George Soros
              綽號:投資大鱷、金融大鱷
              年齡:79歲,匈牙利出生的美國籍猶太裔人
              家庭:曾兩次離婚,有5名子女
              財富:個人淨資產值估計達110億美元(約858億港元)
              戰績及事業:
              ˙2008年預見海嘯來臨,再披戰衣返回基金公司主持大局,全年量子基金逆市錄得10%回報
              ˙1973年與商品大王羅傑斯(Jim Rogers)共同創立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後來改名為量子基金,管理資產由最初1,200萬美元(約9,360萬港元),增至現時的數十億美元
              ˙1956年移民美國,當套利交易員
              ˙1952年畢業後加入銀行工作
              學歷:
              ˙倫敦經濟學院(LSE)經濟系畢業
龙域物流微信 loonglogistics
龙域物流客服 53585678|50805588
龙域物流邮箱 info@loonglogistics.dk
龙域物流网页 www.loonglogistics.d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5-2 22: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