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16|回复: 4

气候谈判:备战哥本哈根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0322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09-7-22 07: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气候谈判:备战哥本哈根

  ——09'《财经》气候变化高级媒体研修班学员随笔 

如今,丹麦气候能源大臣海德格尔德(Hedegaard)更像一位外交家,为了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她频繁穿梭大洲大洋。6月初,她刚来到中国,和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就气候谈判再度磋商。月底,她再次组织30个国家部长在格陵兰岛召开会议,在这个受到严重气候变化威胁的地区,她希望唤起政治家们关于人类危机发自内心的共鸣。海德格尔德将主持年底的哥本哈根大会,最近她刚被《时代》评为全球100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这位女部长此前曾经在媒体工作,她被舆论认为是丹麦现任政府里最绿色的政治家。她面前有一个难题: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萎靡不振、互相推诿后,如何让气候谈判重新焕发生机,在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共同的减排目标。



  而中国,是哥本哈根谈判的重要参与者,女部长说,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又是世界上目前碳排放最多的国家。



  年底的哥本哈根大会可能是继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世界最重要的一次气候谈判大会。本月中旬,记者与国内其他媒体同行一道,至丹麦采访考察这个欧洲最绿色的国家之一,应对气候变化的种种方案。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日益临近,作为东道主的丹麦如何让利益不同的各方,在这次会议上达成共同协议?中国又将会如何参与?这些问题仍没有答案,可以明确的是,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经济利益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复杂融合体,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正在考验所有国家的责任、勇气和智慧。



  青藏铁路的挑战

  在中国,曾有一种舆论认为,气候变化是发达国家挟制中国大国崛起的阴谋。但现实是,全球变暖真实存在。



  鲜为人知的是,青藏铁路投资从180个亿追加到几百亿,是为未来的全球变暖买单,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沈永平透露,“这是因为冻土层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



  沈永平是《冰川冻土》和《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的编辑部主任,也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该研究所曾主持“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筑路关键技术”,沈永平专注于冰川水文资源考察,对气候变化深有体会。



  据他透露,青藏铁路是中国预防气候变化的进程中,重大工程项目未雨绸缪的例子之一。还在上世纪6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曾因为沥青路面吸热一度返工。借鉴公路的经验,青藏铁路在设计伊始就考虑到冻土层气温的变化,并为此追加上百亿浩大投资———在路面上用大石头铺上1-2米后,再铺上铁轨,作冷冻路基处理。



  追加上百亿投资,可以对付1℃以下的温差变化,沈永平说,但这在将来可能不够。



  中国政府在2007年颁布的《应对气候国家方案》中提及,到2030年,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这是全球变暖的一部分。



  没有人能够预见未来,较可能发生的情景包括:南北极的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可能面临的严重威胁。全球变暖还意味着一些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比如粮食大幅减产,如电影《后天》描述的灾害极端天气袭击城市,在中国,类似的情形曾经发生在2007年初春的沈阳,突如其来的暴雪令整个城市陷入瘫痪,去年春运期间的南方冻雨雪灾害更是令人记忆犹新。



  不久前,沈永平曾经受一家国内水电巨头委托,计算30年后冰川、水资源变化情况。水电投资者对未来的担忧,基于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已有6%冰川融化,在两条大江大河的源头,变化正在悄然酝酿中。

  而这些,仅仅是个开始。
龙域物流微信 loonglogistics
龙域物流客服 53585678|50805588
龙域物流邮箱 info@loonglogistics.dk
龙域物流网页 www.loonglogistics.d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9-6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