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5|回复: 0

风能清丹麦 热能暖冰岛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9466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12-6-20 08: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何短短两月之内两位国家领导人先后考察北欧清洁能源,北欧清洁能源有哪些明显优势———
  ■编者按
  6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绿色发展,其中包括备受世界瞩目的风能利用;此前的4月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考察地热电厂,并与冰岛地质工作者和联合国大学地热学院学生代表座谈,其间表示,要向冰岛等开发地热比较先进的国家学习。中国与上述两国的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已步入“大发展阶段”。
  那么,丹麦和冰岛这两个北欧国家在清洁能源利用开发上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促使两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原因是什么?两国在经营开发清洁能源时会遇到哪些瓶颈问题?本期《东张西望》版刊发了几位亲历过北欧风能、地热的几位作者的文章。其中张晶、高燕茜、王瑶和宋冰四位是媒体从业人员,另两位分别是研究者和“驴友”。
  风电占总发电量五分之一
  根据丹麦能源局提供的数据,到2007年,风电已经占到丹麦总发电量的20%,10年间增加了一倍
  ◎高燕茜
  三年前的金秋十月,受世界报业辛迪加及国际传播促进中心的邀请,我作为一名获得过中国地球奖并荣膺“内蒙古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的老环境报人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出席了主题为“从京都到哥本哈根,应对全球变暖,实现能源保障”的全球记者编辑论坛,其间对丹麦一些地方的环保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我们内蒙古草原上才能看到的风车,在丹麦却是随处可见。不仅城市、乡村和小岛上有风车,就是在世界闻名的美人鱼身后的大海上都能瞧见悠闲转动着叶片的排排风车。风车,真可谓是丹麦的一道风景线。
  他们的环保官员说,丹麦之所以大力发展风能,是因为资源的匮乏:该国曾经有九成的能源依赖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上世纪七十年代,全球石油危机发生以后,丹麦政府基于自身资源条件,将风能作为主要替代性能源。政府为每台风能发电机予以相当于成本三分之一的财政补助并保证风能发电可直接上网,实行价格固定制,为期10年,之后完全进入市场。丹麦风能协会的专家说,这主要是保证投资可以收回成本,吸引私人投资的热情。
  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提高了丹麦各方参与发展清洁能源的积极性。根据丹麦能源局提供的数据,到2007年,风电已经占到丹麦总发电量的20%,10年间增加了一倍,而成本比1970年下降了70%。
  风能的大量开发和利用,不仅改变了丹麦的能源结构,而且给丹麦带来了一个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风能产业。据丹麦工业联合会统计,2007年,风能涡轮机产业为丹麦创造了2.8万人的就业机会,销售额达70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市场份额的三成。今天的丹麦在风力发电领域绝对占有领导地位,它目前拥有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风力发电机工业更是丹麦继船业及农业之后的第三大经济来源。目前全丹麦大约有7000个风力发电机,其中的75%为私人所拥有。
  丹麦的新能源技术,不仅为其带来了技术、设备出口的机会,而且引来了世界各地的参观考察者,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萨姆索岛是丹麦对外宣传减排的范例。丹麦气候与能源部长曾在世界气候大会上一再强调这样的观点:一个国家和地区其实可以一边增长GDP,一边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萨姆索小岛几近“零排放”
  ◎文/高燕茜 王瑶
  冬天取暖靠的是太阳能,以及由稻草和麦秆等产生的可再生能源
  体验丹麦的风能利用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环保天堂”之称的萨姆索岛。
  萨姆索小岛是丹麦尽心打造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完全靠风能、太阳能等自给自足,几近“零排放”。
  据说萨姆索岛在历史上曾是海盗的老巢,然而现在成了环保的天堂——一个100%的能源自给岛。它招致全世界的人慕名而来。从哥本哈根乘轮渡,4个小时才可到达。我们和其他国家的30多名记者刚一上岸,立刻被这块神奇的土地深深的吸引了:人们感觉到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沐浴着淡淡的花草香味;每个人的照相机都在咔咔作响,大家在抢拍着湛蓝天空上美丽变幻的云朵,抢拍着那无边无际的肆意生长的各种色彩的草场;几个女孩指点着一些不知名的花果在互相询问着。
  岛上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五颜六色的美丽花草,从厚厚的草房顶可以猜出这定是百年老宅,一种冬暖夏凉的“生态房”。这里显出岛上浑然天成的原始风情。身临其境,好像时光倒流了百年,这确实是一片原始的未开垦的处女地。岛上唯一具有现代感的标志是那高高矗立的白色风车。
  这个114平方公里的小岛共有21个村庄,4400多居民主要以务农为生。 1997年,丹麦政府指定萨姆索岛为“永续能源岛”,并开始着手建设。有人上门介绍风机时,岛民们一开始并没有当一回事,直到政府提出“让居民入股投资建立风机”的计划,才表现出积极性。岛上居民共投资建起了11座岸上风机和10座海上风机,预计8年至10年之后能收回成本,但由于风力比估计的要强,成本早已收回。如今,每股投资每年能带来约500丹麦克朗的收益。
  小岛除了电力自供外,每年把一部分电力销售到日德兰半岛。在这个小岛上,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并非由丹麦政府所拥有,而是由一些个体或组织通过建立投资合作社、成为股东所拥有。
  该岛全面采用再生能源供应全岛所需,早已告别了矿物燃料。冬天取暖靠的是太阳能,以及由稻草和麦秆等产生的可再生能源。岛上规定绝不使用化肥,只用纯天然的制品,因此没有真正的垃圾。我们在岛上乘车沿途看到许多由“砖块”堆成的一座座小山,原来这是岛上的人们将收割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加工压缩,做成砖块形状的燃料,等“燃料砖”烧成灰烬后又加工成肥料施于土地。如此循环利用的事例还有许多。
  61岁的萨姆索岛居民安德森先生最近特别忙,除了照顾自己的农场,他还要应付来自美国、韩国、日本,以及中国的游客和官员。人们来参观他如何用有机甜菜油启动汽车、把奶牛排放的甲烷转化成燃气。
  他的农场是萨姆索能源学院重点推荐的旅游项目,他本人也成了媒体纷纷采访的对象。他戏谑地说,在岛上生活唯一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好机械师,他那辆烧甜菜油的汽车总会耍点小脾气。
  风能之岛,丹麦新童话
  ◎张晶
  外表看来像拖拉机的农机有着一对大大的翅膀,其燃料可不是普通的汽油或是柴油,而是菜子油
  丹麦,在这个充满童话的国度,还有一个传奇。记者从哥本哈根出发,经历了先晕车再晕船的痛苦经历,历时5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卡特加特海峡中的萨姆索岛。
  在前往萨姆索岛的码头上,我们坐在大巴车里破例排起了长队。要知道,在丹麦排长队并不常见。一艘大型渡轮不但要把人带到海上的萨姆索岛去,还要把大家的交通工具——大巴、面包车、家用轿车、摩托车甚至是自行车都带过去。也正因如此,车辆排起了长队。
  宁静的田园风光、美丽的沙滩海岸,在如今的丹麦,举家前往萨姆索岛度假已成为时尚生活的标志。于是,记者在渡轮上看到了许多有意思的画面:一家三口围坐在圆桌旁喝咖啡,而爱犬则乖乖地蹲坐在甲板上;一对青年男女一人捧着一台笔记本、背靠背坐在沙发上,安静得让人不忍打扰……
  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海上航程,“快看,那是什么?”随着同行人的一声惊叹,记者在北海海面上看到:10台大型风力涡轮机有如巨大的风车,一字排开矗立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涡轮机上的3个叶片,随着海风的吹拂一刻不停地工作着。这让只知道陆上风力发电的记者颇为惊奇,原来海上也同样可以实现风力发电。
  很快,渡轮驶过10台“海上风车”,靠近了萨姆索岛。一下船,美丽的海岛风光尽收眼底:一侧是蔚蓝的大海,另一侧是一望无际的原野、一簇簇的绿树和一幢幢的小屋;阵阵海风吹来,闻到的却是淡淡的草香和花香。
  到达萨姆索岛时已是午后。简单的午饭后,年轻的萨姆索能源研究院专家克杰姆斯先生为我们进行了简短的介绍。
  岛上一处不大的建筑是一个小型供热站。居民生活中废弃的小麦、秸秆、干草和木屑,都被集中送到这里,通过高温燃烧产生能量,为岛民供热。
  就在参观这座小型供热站时,记者还在一个岛民的农庄里看到了成排的太阳能电池板。而此时,忙碌的主人正驾驶着一台袖珍农用车为自家的麦田喷洒农药。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外表看起来像拖拉机的农机有着一对大大的翅膀,农药正是通过它的两翼播洒到农田中。而这台农机的燃料可不是普通的汽油或是柴油,而是菜子油!
  萨姆索岛的岛民们最喜欢什么?苹果汁肯定是其中一项。10多年前,正是在苹果汁的“作用”下,岛民才得以拥有现在的环保生活。这还要从1997年萨姆索岛能源建设起步说起。
  在早期,萨姆索岛的风能项目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建设补贴,而且,许多岛民也对环保一知半解。怎么能吸引岛民的注意,让他们都来关注和参与这个“能源童话”呢?当地的工程组织者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们在岛上广发告示:“定于今晚,在岛上的××先生家后院举办聚会。届时,您可以免费品尝到最新鲜美味的苹果汁。”
  正是靠这些免费的美味苹果汁,许许多多的岛民才通过频繁的聚会,逐渐了解了项目的情况。在一杯又一杯苹果汁的“作用”下,大家很快决定参与“可再生能源岛”建设的招投标。最终,萨姆索岛从几个岛屿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
  那么,由谁来建设这个庞大的可再生能源工程呢?中标后,丹麦多家著名的大公司及跨国公司与小岛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参与建设。这其中还包括丹麦电力及能源公司等。可是岛民通过讨论,决定由岛上的一个环保NGO组织来全程负责建设和管理。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工程才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利益而牺牲环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能源童话”。
  今天,在当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中胜出的萨姆索岛已成为全球应对能源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功范本,实现了温室气体的负排放,创造了一个“能源童话”。
  冰岛地热不仅仅用于发电
  ◎舜华
  冰岛人还善于提高地热资源的使用效率,包括进行温室蔬菜花草种植、建立全天候室外游泳馆等
  冰岛的国土多火山,熔岩布满气孔。在没有树木的平原上,这些熔岩就像海绵一样,每年吸收几百英寸的降雨,并且在地底下将其加热。现在,世界上有50个国家在使用地热电力,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排列第14位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均地热能源产出最高的国家。
  几年前该国尝试一个叫作“曼哈顿计划”的项目。在一个名为Krafla的活跃的火山口上,一个两英里的深洞已经钻探完成,这个洞的深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热探井的两倍,钻探的重点是提取“超临界水”,即存在于非常热和高压的环境之下,状态介于液体和水蒸气之间的地热。假如他们能够驯服这股地下液体,而这股液体又没有冲破钻头或者熔化钻井的内层,并且将其转化成电力,那么,获得的电力将是以往从地表浅层的地热井口中获取地热电力的10倍。这样地热能源的利用效率将大大提高。
  冰岛的地热开发计划只相当于现有全部地热容量的20%。假如它将全岛的地热存量全部开发出来,那么,每年产生的电力为20兆兆瓦小时,相当于三个核反应堆产生的电力。只需要开发其他的“超临界水”存量,或者钻探其他现存的钻井,冰岛的地热电力产量就相当于美国的5倍。
  考虑到美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热电力生产国,而冰岛的面积大小只相当于美国的肯塔基州,这个产出还是相当惊人的。
  自20世纪以来,冰岛就一直在使用地热电力。地热每年为冰岛提供4兆兆瓦小时的电力,占了这个国家电力消费的1/4。除此之外,这个国家的暖气和热水有90%是由地热提供的。
  地球深处的地热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源,除了可发电,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免费热水。而且与燃煤或燃烧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利用地热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微乎其微。
  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国共有250个地热区,热能蕴藏量巨大,如全部加以利用,每年可发电800多亿度。除了建筑供暖和发电外,冰岛人还善于提高地热资源的使用效率,包括进行温室蔬菜花草种植、建立全天候室外游泳馆、温泉区,在人行道和停车场下铺设热水管道以加快冬雪融化等。
  由于地热能源的廉价、清洁,自1975年冰岛大规模使用地热能源后,石油等能源的进口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提前几十年就已达到了国际限定标准。
  冰岛沸泉一喷数十米
  ◎ajiasha
  转头要走时,突听到一种奇怪的响声,一股水柱就从那个不起眼的水坑中直冲云霄,吓我一跳
  五年前的6月份,我决定去冰岛这个神秘之地旅游。冰岛是不允许其他国家的飞机停在它的国土上的,因此必须从法兰克福先飞哥本哈根,转乘冰岛航空公司的飞机到雷克雅未克。冰岛位于大西洋的终点,从哥本哈根飞三个小时才能到达。
  冰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云低得吓人,天空下着小雨。远处大概是火山,分不清是云笼罩在火山顶还是火山释放的蒸汽,白茫茫地绕在那里。从机场到市里的路边全是暗绿色的苔藓。
  第二天的旅行是以水为主题的,顺道先去看了一个马场。全冰岛有几万匹马,绝大部分是让人骑的。沿途的地貌尽是长满苔藓和牧草的荒地,到处是火山,也不知道是活火山还是死火山,住在这里会不会提心吊胆害怕火山爆发呢?旁边是个山坡,看不出是什么景点,导游让我们爬上去看看,好在不高。到了山顶一看,才发觉这是座喷发过的火山,火山口已经陷了进去,有一池水在里面。从未如此接近过火山,不由激动了起来。
  下一个景点是有地热的地方。冰岛70%的供热靠地热资源,剩下30%是电力供热,又没什么工业,整个岛上看不到一点儿污染。纯净的空气,原始的环境,除了纬度太高有极昼极夜,我看其他没什么不好。车到停车场,这里的游客明显多了不少,对面的缓坡上全是人。远远就看到地上冒出的热气,跟着走了过去。有一条铺好的路是专供游人行走的,旁边用绳子拦着,里面有的地方有水,冒着蒸汽,牌子上标着水温100℃,可以煮面吃啦!顺路往上走,一群人围着一个水坑傻傻地看着,凑上前去,没看出什么名堂,无聊!这地方没什么旅游景点,见到一个水坑也那么兴奋?转头要走时,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响声,然后一股水柱就从那个不起眼的水坑中直冲云霄,吓了我一大跳。原来是一座间歇喷泉。水柱的高度大约二十五六米,喷发过后,一切归于平静,有人在耐心等待下一次的爆发。
  不远的地方有两池水,在阳光下发出诱人的光。颜色像九寨沟的水,艳丽万分。旁边的石头被水染成黄色,想必水中含有大量的硫。用手摸了一下,温度可能在40℃-50℃左右,手指感觉很滑,有些玄妙。另一边有一大片被绳子围着的地方,占了很大面积,有人迈过绳子去看,我自然也要探个究竟,里边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个水洼,不见动静。
  离开车的时间很近了,且不管是什么罢!上了车,在冰岛旅游书中发现,那个水洼竟然是世界第二大间歇泉,喷发时足有七十多米高。真后怕,万一我正盯着看时它喷涌出来……看来以后要做个乖一些的游客,人家既然用绳子拦着,肯定自有道理。
  这天最后一个景点是Gullfoss瀑布,跟尼亚加拉大瀑布比起来,它也许小很多,但却是我见过的最大一个。正好赶上个晴天,老远就看到一条彩虹跨在瀑布两边,这瀑布分三截,前两截的落差并不大,第三截顺着山势落到一个窄窄的峡谷里,水声震天,颇为壮观,离近些瀑布拍打出的水雾扑面而来。
  据介绍,冰岛除了大力开发地热发电之外,还为水电工程开了绿灯,建起欧洲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在 11条河流及支流上筑坝 ,通过一百公里长的地下隧洞使这些河流改道。该水电站将向由一家水电公司所部分拥有和运营的一个大型炼铝厂供电。
  都说新西兰是地球上的最后一块净土,依我看来,冰岛才是天然之极。
  记录冰岛地热发电
  ◎宋冰
  三台总装机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动力,每秒可产生1100升的热水
  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2010年环保绩效指数”中,冰岛在“污染控制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排名世界第一,远远超过排名第61位的美国,以及排名第121位的中国。没错,这个地方除了有破产的银行、把整个欧洲的机场都搞得不堪其扰的活火山,还是北欧最后一块“纯净而完整”的所在。
  记者曾去过冰岛。这个国家的大地上,往往狂风凛冽,布满绿色苔藓类植物的黑色旷野中,总有几股白汽在飘散,那是突然喷发的间歇泉。硫磺山在远处断续地起伏。地表上坐落着巨大的冰川和能量充沛的河流,地下却是岩浆在涌动。冰与火同时出现在这个北大西洋岛屿上,产生了全世界都最为渴求的清洁能源。
  如果对分布在全球这么多各具特色的环保城市细细数来,那么从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开始,是个不错的主意。冰岛全国31万人口,绝大多数都挤在这个国家唯一的大城市雷克雅未克。
  所有去过雷克雅未克的游客对其“纯净而完整”都有深刻的体会。如果你报名参加了本地旅游团最著名的“黄金圈”一日游,就会惊奇地发现,旅游大巴带你去的首个景点并不是传说中的冰川或火山,而是一家名为奈斯贾维利尔的发电厂。
  走进这家表面看上去很像一家时尚酒店或艺术商品店的发电厂,工作人员会邀请游客们依次坐在通向二楼的大阶梯上。然后要求全场肃静,并开始讲解这家发电厂的情况及其对冰岛的重要意义。
  虽然很多游客们对于坐在楼梯上听一堆枯燥的发电原理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随后安排的发电厂实地参观,能立刻打消这种沉闷。站在一个可以俯瞰发电厂设备运作的露台上往外望去,巨大的发电机组在布满黑色岩石的旷野中轰鸣,活跃的火山活动正在使地下水不断升温,由此产生的蒸汽经过直插入地表的管道,传送到发电机组,进而推动涡轮发电。同时,密如蛛网的水管也通往地热井,冷水注入地下,热水抽到地热站。
  这个充满轰鸣声和飘满蒸汽的地热发电厂和热水站,是20公里以外雷克雅未克的能源供给者。三台容量为9万千瓦的涡轮机组总装机,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动力,而每秒1100升的热水,也经过管道在寒冷的大风和苔原地带上延伸到城市。在冰岛,超过1/4的用电需求都由地热能满足,其他电力供应也来自水力发电。
  虽然每时每刻都有大量地热能被抽走,但据地质学家分析,冰岛地壳厚度0~10公里范围内的地热资源含量为3亿TWH。1TWH相当于1亿千瓦时,3亿TWH就相当于3亿亿千瓦时。而目前,冰岛开发的地热资源深度仅在地表200米~2公里之间,利用量仅相当于全国可利用地热总量的百万分之一点三。所以,借由自然的恩赐,奈斯贾维利尔这样的发电厂几乎就是现实中的永动机。
  从成本上看,地热产生蒸汽的成本也要比燃烧石油得到蒸汽低廉,因为除了前期成本以外,地热发电站一旦开始运营,就不再消耗燃料,几乎可以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美国科罗拉多州戈尔登市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地热技术负责人杰拉德·尼克斯说:“全面衡量一个发电站的实际生产成本,你会发现,地热发电站的成本要比燃煤发电低。”此处所说的燃煤发电站,采用的还是生产成本最低的运营方案。澳大利亚地热能协会发布的报告也称,与其他任何可再生能源或低污染排放能源相比,地热发电的成本可能是最低的。
  而最重要的是,煤和油的长期“缺席”,让雷克雅未克这个城市几乎找不到污染源,自然环境及生态仍保持原始状态。一位地质学家说:“每次来,都发现它和上一次一模一样。很多国家会为了旅游开发而把自然景点弄得面目全非,可幸冰岛没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5-11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