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6|回复: 0

丹麦相遇孙穗芳博士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9464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12-3-7 16: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院征集诗歌,我作的几首诗词入选了。其中《辛亥百年颂》是新作的:风雨神州御百年,中华鼎盛势惊寰。入云广厦如春笋,燕舞莺歌遍地欢。千里沪京半日达,列车疾驰北穿南。中山若睹世间事,喜泪热盈洒九泉。

  提到辛亥革命,必然要提到孙中山,提起孙中山我便想起和他孙女孙穗芳的一次偶然相遇。1996年8月,我应邀赴丹麦哥本哈根参加中国文化展,组委会要求我创作丹麦马特利特二世女王、王子和王妃结婚照彩塑。当我带着彩塑作品来到哥本哈根,见到展馆很具规模,我国的一些藤制品、红木家具及服装等企业都有参展作品,我的彩塑和王玓面塑属于天津民间艺术。开幕那天,观众们的笑容烘托出热闹气氛,特别是在演出舞台上,乐器演奏声、气功呼叫声、观众喝彩声,汇织成喧闹的海洋。相比之下,我的展品周围却是闹中有静,观众鱼贯而过,参观有序。我的《马特利特二世女王像》、《王子王妃结婚像》两件展品,摆在颇显档次的展柜中,显得高贵而典雅。柜前有一个工作台,那是专为我现场表演而准备的。

  第二天,组委会负责人带领一位女士,来到展柜前欣赏我的作品。经介绍,此人为孙穗芳教授,是孙中山的孙女。听了介绍,本来还算平静的我突然变得紧张起来,而孙博士则微笑着赠送我一套书《我的祖父孙中山》。她说,这书刚刚出版带来的不多,国内的朋友优先照顾,每人一套,并当场为我签名留念。我高兴得连连致谢。

  回到宾馆,我浏览这珍贵的书,书中有很多历史照片,而且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比如孙中山47岁时摄于南京总统府的一张照片,当时我到丹麦也恰恰是47岁,于是诱发了我现场塑孙中山浮雕像的冲动。下午,当我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满意时,便告知了孙博士。当孙博士来到展馆,看到孙中山塑像后,两眼迸发出喜悦的光芒,看到她那动情的笑容,我说:“您要是喜欢,就送给您吧!”她对我的馈赠没有丝毫准备,边谢边说:“我的那套书也算作礼品送给你吧。”瞬间,我和孙博士之间好像旧友重逢,都表示在北欧相识是一种缘分,孙博士一连为我签了三张题词:“逯彤艺术家 未高真善美慧的人生最高境界”、“善是至宝 一生用之不尽”、“心是良田 百世耕之有余”。


  题词后,我对孙博士说:“难得相遇,我也给您塑个像吧。”于是,在约定的时间内我完成了塑像,孙博士决意要给我红包致谢。展览结束时,孙博士和我告别,询问我的彩塑作品是否还要带回国?我解释说,按展前约定,这两件作品由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文化参赞转交丹麦王室。回国后,我接到一封外文信件,同时收到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有译文的传真件,知悉这封信是丹麦女王的感谢信,译文是:“逯彤先生:丹麦马特利特二世国王陛下和乔基姆亲王、亚历山德鲁公主殿下感谢你,他们非常高兴接受这些彩塑。彩塑是传统的中国人物彩塑艺术的范例,将被许多人欣赏也是中丹友好的象征。”

  这段历史,转眼将近20年过去了,每当忆起,便成了感人的故事。 题图为孙穗芳与本文作者合影

  作者:逯 彤
(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5-10 08: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