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4|回复: 0

北欧国家缘何在欧债危机中受害较小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9464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12-3-5 1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网哥本哈根3月4日电(记者杨敬忠)当前,一些南欧国家的债务危机持续蔓延,希腊日前再次遭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的降级。西欧和中东欧国家在欧债危机的阴影下也飘摇不定。相比之下,丹麦、瑞典、挪威和芬兰等北欧国家的公共债务较低,社会运行平稳,人民生活相对安定。那么,高福利和高税收制度下的北欧国家是如何做到的呢?

  危机影响不同

  在北欧国家中,除挪威外,丹麦、瑞典和芬兰都是欧盟成员国。在这四国中只有芬兰加入了欧元区,其余三国均使用各自的货币。

  由于不使用欧元,丹麦、瑞典和挪威降低了受欧债危机传染的风险。最近几个月,投资者踊跃购买丹麦和瑞典的国债债券,以获得稳定且风险小的低回报,使得这两国国债避免了南欧国家国债收益率大幅波动的风险。丹麦、瑞典和挪威因而被投资者视为“安全避风港”。这些国家可以继续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借贷,保持经济稳定运行。

  芬兰虽然属于欧元区国家,但一贯坚持执行严格的财政纪律,因此在这场危机中所受影响也相对较小。

  北欧国家的经济特点是小而开放,高度依靠出口,强调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并尽可能将所有成年人纳入劳动力大军。但受欧债危机影响,丹麦和瑞典的一些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纷纷裁员。

  挪威凭借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做到没有外债。2011年年底,挪威财政结余190亿美元,而其他北欧国家和欧盟国家的财政都是赤字状态。挪威政府的石油基金在2011年年底规模达572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

  全力应对危机

  为应对欧债危机的冲击,北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紧缩财政政策、放宽货币政策、削减公共福利和增加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等。

  丹麦统计局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2011年的出口恢复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当年贸易顺差达802亿丹麦克朗(约合143亿美元)。此外,丹麦政府还计划在2012年和2013年在交通、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和绿色经济等领域增加投资100亿丹麦克朗(约合17.8亿美元),以刺激经济。

  芬兰从20世纪90年代初该国发生的严重银行业危机中汲取了教训,改善了银行体系,加强了对金融系统的规范和监控,大大增强了金融体系抗击风险的能力。芬兰政府近年还实行财政紧缩政策,采取经济刺激措施,这些举措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瑞典统计局的数据,瑞典2011年有大约7万家中小企业,占到瑞典企业总数的90%,全国6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工作。瑞典企业家联合会总裁林奎斯特认为,正是能迅速适应经济形势变化、保持活力的中小企业帮助了瑞典经济从危机中快速恢复。

  人口少和资金雄厚是挪威成功应对欧债危机的主要原因。挪威国内生产总值的41%来自出口。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挪威政府对出口信贷基金进行注资,以支持出口,稳定就业。2011年10月,挪威中央银行表示,挪威石油基金不会投资于任何欧元救助机制,包括欧洲金融稳定工具。

  改革福利政策

  北欧国家一直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福利体系涵盖社会保障、国民福利、社会服务和社会救助等各个方面。这种高福利体制意味着必须有足够多的纳税人来支持高税收制度。

  丹麦议会议长莫恩斯·吕克托夫特对记者说:“福利制度已成功使丹麦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和谐的国家之一。这证明了高竞争力和高福利制度并不冲突。”

  但是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导致这些北欧国家经济增长缓慢,高福利模式也显露出难以持续的迹象。同时,北欧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未来劳动力减少,国家税收收入也将减少,而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将不断增加,这无疑对高福利制度是严峻挑战。

  为此,北欧国家近期纷纷采取了推迟退休年龄、延长工作时间、缩短失业救济金领取期限、增加税收、加强就业培训以及扩大对绿色经济、教育、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等措施,以增强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积极化解欧债危机的消极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5-10 07: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