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6|回复: 0

韩庆祥:新历史方位下,中国道路将以三大贡献展现更重要世界意义

[复制链接]

8543

主题

1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865

终身成就勋章

admin 发表于 2017-10-23 12: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0多年前,先辈就希望中国对世界做出贡献。梁漱溟曾问:“中国以什么贡献给世界?”60多年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这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给予高度重视,强调坚定道路自信。从总体上讲,这样的中国道路能为世界做出“生存性贡献”、“文化性贡献”、“和平性贡献”等。正是由于这些贡献,中国道路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
中国道路的生存性贡献
中国道路使中国主要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即它解决了占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这是生存性贡献。
改革开放之初,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首要问题。不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中国甚至整个世界都难以安定。不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意味着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然重新开始必需品的争夺,陈腐的东西就会死灰复燃。
中国道路的最本质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追求的根本目标之一,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本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就是首先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80年代党的十三大上,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在20世纪90年代党的十五大上,我们党又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提出了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三步走”设想。如今,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进。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道路不仅使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真正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9%的人口。这对整个世界是一种巨大的生存性贡献。
中国道路的文化性贡献
与某些国家不同,中国道路向世界展示和贡献的贵和尚中、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仁义”“和合”文化更具道义性和当代性,更具世界魅力,这是文化性贡献。
这种文化性贡献与中国道路的内在基质相关。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开创出来的,它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基因。
中国道路表明,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样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焕发出勃勃生机。它既增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在理论上提高了中国意识形态的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这是中国道路对人类思想理论的一种文化性贡献。
中国道路表明,世界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而中国道路所蕴含的“仁义”“和合”的本质、本位文明是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类型。中国道路的成功,确证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确证中国的“仁义”“和合”文化及文明同样具有道义性和当代性。中国道路所蕴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既尊重个人平等发展,又注重社会和谐,也强调国家主权,还注重世界和谐。它强调“协和万邦”“世界大同”“休戚与共”,认为“独善其身”并不可取,“兼济天下”才是合理的自然秩序。显然,中国道路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标准来评判各种政体的表现,更具正当性、道义性、合理性。这种新型文明是多彩、平等和包容的。这是中国道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文化性贡献。
中国道路表明,世界上的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各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它破除了对世界发展单一道路的迷信,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启示:应依照本国国情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以坚持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相统一的哲学方法来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最根本的。中国道路是从中国客观实际出发认识中国国情而开辟的发展道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与实践发展的逻辑:在中国搞社会主义,没有现成公式可以遵循,也没有既有模式可以照搬,必须走自己的路。由此,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并“立足中国国情”进行实践探索;要把握中国国情,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中国国情,我们党得出一个对中国道路具有“总依据”意义的重大论断,即我国社会主义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其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既要合理利用“市场经济”,又要力求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达到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还要实行“改革开放”。可见,中国道路有其历史必然性。实践证明,注重发展、和谐、治理相统一的中国道路具有鲜明优势,是促进中国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中国道路因具有哲学基础且又蕴含“和而不同”的文化基因,因而是对确证“道路多样性”的一种文化性贡献。
中国道路的和平性贡献
中国道路使世界力量结构发生变化,促进力量转移,进而重塑世界新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平衡,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这对解构“国强必霸”的逻辑是一种和平性贡献。
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发展道路具有三个理论支柱: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自由主义、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西方中心论和两极对立的世界观。显然,这种道路蕴含的是“两极对立”的世界观,蕴含着“对立”“冲突”,甚至发动“战争”的基因,因而不利于世界和平。这就是当今世界不够安定、不太和平的深层原因之一。中国道路既尊重个人权利、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又注重社会和谐,也强调国家富强,注重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之间以及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国道路的世界表达,就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强调世界多极制约、世界大同、协和万邦、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反对单极独霸,又注重建构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新秩序,还注重全球治理。显然,中国道路有利于世界合作共赢、和平发展。这种中国道路对整个世界就是一种和平性贡献。
中国和平发展影响到全球各个地区,不仅涉及一些世界性大国,也涉及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仅关乎世界金融、贸易和安全,也关乎国际机构和组织,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和八国集团等。中国和平发展已成为国际关系议事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和平性贡献主要在于:在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下,霸权主义越来越被有效地抑制;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努力是推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这对巩固世界和地区安全且使更多国家成为国际政治进程的参与者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人文领域,中国大力加强“软实力”建设,在全球努力塑造一个积极的中国形象。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展望未来,中国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也将越来越璀璨。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一级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编辑:李小佳,邮箱:shhgcsxh@163.com)
为人民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0 07: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