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3|回复: 0

【在上海的美国人】这个从业30多年的银行家,初到中国时为何看不懂股市行情?

[复制链接]

8543

主题

1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865

终身成就勋章

admin 发表于 2017-10-7 17: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很感谢你这么问,你可能还不知道我的年纪吧。”被问及今后的打算,这位一头银发的美国人笑了。并非记者功课不到位,而是眼前这位大叔的魁梧身材、充沛精力,甚至是握手时的力道,都让人不自觉地忽略他60岁的年纪。
也许是为翻译考虑,他讲起话来不紧不慢,语调轻柔,无时无刻不展露着一名已经从业30余年的资深银行家的沉稳老练。
2013年8月,时任美国硅谷银行首席信贷官的大卫(David A. Jones)被派驻中国,担任硅谷银行亚洲总裁,负责亚洲业务。其中包括在中国的合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并在2014年出任行长。来中国后,他为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蒋德。
蒋德出生于美国中南部俄克拉荷马州的第二大城市图尔萨,“在中国大概就相当于成都的位置,可惜的是没有熊猫。”在家乡,牛仔文化十分流行,蒋德在小时候还曾梦想,长大后做个戴帽穿靴、策马奔驰的西部牛仔。大学二年级时,一门名叫商业银行的课程,改变了他的人生。
“有能力可以帮助不同的人,这种感觉很棒。”多年来,蒋德一直以自己银行家的身份而自豪,并乐在其中。“即使每天工作内容并没有太多差别,但不同公司打交道,也会让我感到有许多变化。”过去20多年里,他已经服务了很多科创企业,这也正是他来到中国所肩负的任务。
对于任何一家银行来说,给年轻的创业公司提供贷款都是一件有挑战的事情,业务风险度要远高于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一家企业只有达到了正向的现金流,银行才会决定是否给其贷款,但我们很多客户实际上还没能实现现金流的流入。一些在我们看来质量还不错的贷款,对其他银行而言可能已经到了坏账的程度。”
蒋德介绍,与其他的传统银行不同,浦发硅谷银行主要服务于科创企业和投资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持续地做这项看起来“高风险”的业务,最关键的在于建立起了一整套适应于服务科创企业的基础设施体系和企业文化体系,并且对于服务科创企业非常专注:“如果这是唯一专注的事情,那它就会稍微简单一些。和我们合作的公司都非常优秀,而且确实是在为世界带来改变。”
【对话】
记者:听说您是主动请缨调来中国的?
蒋德:是的,当时硅谷银行正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世界各地的创新集聚中心,我发现中国的机遇非常大。那时,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创新中心,并且具有很大的潜力跃升至头把交椅。
来华一年多前,我和硅谷银行的CEO聊过。那时我就告诉他,如果未来要派一个人前往中国负责业务,我非常希望他能在候选人名单中加上我的名字。
所以,当他们打电话通知我被派往中国时,我非常兴奋,终于可以做一直以来就想要做的事情了。
记者:这不是您第一次来中国了吧?
蒋德: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06年,那时我们就已经开始考虑,要以什么样的实体形式在中国设立一家金融机构。来中国前我去过印度,知道这两个国家人口都非常多,但没有料想到会有特别大的不同之处。
记者:来中国后,是不是发现有些出乎自己预料?
蒋德:绝对的。踏上这片土地后,我就很快意识到这里的人们有多么友善、多么聪明、多么勤奋。在任何时候,你只需要转头望向窗外,都能看见他们勤劳智慧的结晶。
记者:我一进门就注意到,办公室的装潢非常有特色,有雕花窗框、陶瓷花瓶,桌上还放着一只精致的“美猴王”。
蒋德:你非常有眼光。这些元素正是当初我和同事们讨论办公室设计的时候,所想要表现的。这些装潢都在试图传达一个信息:我们不可能成为一家完全意义上的本土银行,也不仅仅是在中国经营一家美国银行。所以,我们想要汲取中美两国最精华的部分。大到我们的业务经营,小到办公室的专修,都可以看出来。每天走进这样“中西合璧”风格的办公室,我都能感到满满的“正能量”。

318800023afbc75087a1

蒋德办公桌上的“美猴王”。吴頔摄
记者:这大概就是文化的交融吧。作为美国人,来中国前考虑过文化差异会为工作带来影响吗?
蒋德:一开始我也有些紧张。但如今回头看看,两国之间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刚到中国的几周,在与上海的一些科创企业交流时,我能感受到,和那些位于加州、纽约、伦敦的企业相比,他们的需求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区别可能仅仅在于表达方式。
不过后来,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了解的深入,我意识到,文化带来的影响确实能将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区分开。而我们要传达的信息就是,我们有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作为一名外派人员,我有一部手机专门对接在中国的业务和生活,还有一部用来和美国的客户、同事及亲友联络。打开两部手机,你会发现上面有同样几只股票的信息,不过相同股票的曲线图却是不同颜色。
起初看到绿色的数字,我以为股价上涨了,但实际上是下降了。原来,在美国的文化中,绿色是一个好颜色,所以当股票上涨的时候,这只股票会显示为绿色。而在中国,红色则是吉祥的象征,代表行情走俏。
如果透过表面看本质,其实两个颜色并无对错之分,这只是文化偏向不一样,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很好地相处。
对于这样的文化差异,我在今后的人生中还需要继续学习了解,但不管我们如何理解文化差异,归根结底,中国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并没有那么多差别。区别可能仅仅在于表达方式,会让我们看上去、听上去有不同而已。
记者:平时除了工作,你还有哪些兴趣爱好?
蒋德:每个工作日,我都会花一个小时时间来学习中文。我喜欢读书,读历史、商业和小说。我发现阅读与中国有关的书,能帮我更好理解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前段时间我读了有关习近平主席的书,最近正在读一本介绍郑和生平的书。
记者:郑和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商业贸易方面,他也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使者,这是不是也是您所希望扮演的角色?
蒋德:我首先要做一个好的银行家。其实在每天做业务时,我就是在充当一个文化桥梁的角色。
当出现文化分歧时,首先就是因为缺乏了解。所以我非常乐意用我的余生,来充当一个文化桥梁的角色,即使我能做的贡献非常小,我也非常去想做。
有很多美国人是没有国际旅行的经验的,所以他们对于不同文化的接触几乎为零,就像我很多年前一样。过去的这些年,我成长了许多,我会告诉美国的朋友们,他们在媒体上看到的并不完全是我所体验到的中国。作为外派人员,我想要努力帮助他们,不要到了像我这个年龄才有机会了解到真正的中国。
记者:来上海四年了,喜欢这里的生活吗?
蒋德:在上海,我没有过任何不好的体验,在这里的生活只有“好”和“更好”的差别。
我非常喜欢豫园,我喜欢那里的传统建筑风格,我喜欢在那看到许多中国人。每天上班时,我发现我的中国同事们都非常开心,在豫园,我发现那里的游客们更加开心,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上海还有很多美味的餐馆。在来中国前,我对中国菜的印象就是“鼎泰丰”里的食物那样的,但真正在中国吃饭的体验和鼎泰丰不一样,很多中国菜会让我们外国人目瞪口呆,有时我会邀请中国同事和我一起去,请他们帮我解释每道菜的做法。每次我的美国朋友来,我都会带他们去吃中餐,我特别希望他们可以经常来,这样我就可以常去了。每次回到美国的家中,不出3天,我就开始寻找中餐馆了。
我特别喜欢吃小笼包,如果你想要我审批通过一笔贷款,带小笼包给我就好了。

3184000fddc38b381212

蒋德办公桌上的中国家具工艺品。吴頔摄
记者:不远万里横跨太平洋来到中国,想家吗?
蒋德:算上出差,今年我大概已经回去5、6次了,我的爱人有时也会来中国看我,她已经来过好几次了。平时,我会和爱人与孩子用Facetime进行视频通话,科技的进步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的家人一直非常支持我的个人选择和职业发展,他们觉得我在这里过得很开心,而且确实是在作出贡献、创造价值。
记者:去年你获得了白玉兰纪念奖,表彰你建言金融创新,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创造最佳金融生态而做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作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有这样的热情,参与到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中来?
蒋德:能够获奖非常荣幸,我也感到受之有愧,这其中凝聚着整个团队的努力,而非仅有我个人的贡献。
不论是从全球层面,还是立足上海,创新对于我们生活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对我而言,有这样的机会能帮助上海这样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发展创新生态,是非常荣幸的事。
当然,很多银行都可以帮助科创企业,但也许很少有一家能向我们一样给予他们如此之大的帮助。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所帮助过的创新企业数量之多,全球可能都少有人能相比。即便如此,我也还在不断学习,思考如何能为中国本土的科创企业提供更大帮助。我非常希望能再多工作几年,继续为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做贡献,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可以在这里打下坚实基础,在未来很多年为中国创新经济提供服务。希望每一天,我都可以比前一天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为人民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2 18: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