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65|回复: 0

星光熠熠——盘点丹麦那些诺奖得主(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1057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15-6-23 12: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第七位:丹麦医生菲比格因对癌症的研究获得1926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约翰尼斯•菲比格(Johannes Fibiger, 1867-1928)丹麦病理学家,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主攻细菌学,自1900年起任哥本哈根大学教授。

他对白喉和肺结核进行的早期研究证明了医学研究在公共卫生中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菲比格是第一个在实验室动物身上控制诱导癌症的人,也因此获得192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尽管后来菲比格的研究遭到一定的否定,但却为后来的癌症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八位:丹麦生物化学家达姆因因发现维生素K获得194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丹麦生物化学家、生理学家达姆因发现维生素K、美国科学家多伊西因研究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而共同获得194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亨利克•达姆(Henrik Dam, 1895–1976),丹麦生物化学家、生理学家。 1920年,达姆毕业于哥本哈根工艺学院化学系。同年受聘于哥本哈根农业和兽医学校,担任化学教员。1923年,达姆在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实验室得到了一个讲师职位,并最终于1929年荣升为教授。

1935年,达姆发现了一种新的脂溶性物质并维生素K(Koagu-La-tions-Vitamin)。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当时K是还没有被用于维生素命名的字母;同时按照斯堪的那维亚和德语的拼法,K又是“凝固”一词的首字母。

随后,达姆到瑞士苏黎世与另外一位科学家卡雷合作,从事脂溶性维生素K的制备,纯化和鉴定工作。他们终于在1939年从绿色叶子中提炼出了接近纯晶的维生素K,并予以报道。这一发现很快给临床医学带来了福音,很多以前由于缺乏维生素K引起的疾病,现在不再被视为不治之症了。

第九位:丹麦作家延森获得1944年诺贝尔文学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约翰尼斯•延森(Johannes Vilhelm Jensen, 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

延森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岸,从小学起他就迷恋书本,尤其喜爱丹麦古典文学和北欧神话传说。1895年,延森在一份周刊上发表发表连载惊险小说《卡塞亚的宝物》,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紧接着,他又写了一系列侦探小说。第二年,长篇小说《丹麦人》出版,由延森根据学生时代的经历写成。从此,延森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从1897年起,他陆续创作了30多篇描写家乡西玛兰风土人情的短篇小说,后来结集出版了《西玛兰短篇小说集》,该小说集连续再版达几十次之多,为延森赢得了世界声誉。

他的小说、诗歌和散文被誉为丹麦文坛三绝。他也是丹麦语言的革新大师。他最为丹麦人所熟知的作品是《德奥拉夫人》,这是一部充满讽刺、滑稽和悲剧的小说,被誉为“丹麦近代最佳小说”、“丹麦的‘浮士德’”。

1944年,延森“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十和第十一位:丹麦物理学家奥格玻尔、莫特尔森获得1975年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丹麦物理学家奥格玻尔、莫特尔森、美国科学家雷恩沃特因创立原子结构新理论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格•玻尔 (Aage Bohr, 1922-2009),生于丹麦哥本哈根,核子物理学家,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之子,和他父亲都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0年代,他一直担任其父在原子弹研究上的助手,后一直担任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主任。以下这张照片摄于1975年,玻尔在得知自己和其它两位同事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奖之后开心得去上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莫特尔森(Mottleson Ben Roy, 1926- )美国-丹麦物理学家。莫特尔森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到哥本哈根玻尔研究所工作。在该所,他结识了奥戈•玻尔,两人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莫特尔森也最终加入了丹麦籍。他和奥戈•玻尔一起研究了原子核的形状,并由于这一工作共同获得了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右为莫特尔森,摄于当时的哥本哈根大学玻尔实验室

12. 丹麦免疫学家杰尼因发现了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方式获得1984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尼尔斯•杰尼(Niels Kaj Jerne, 1911-1994)是一位英国出生的丹麦免疫学家。与乔治斯•克勒及色萨•米尔斯坦共同获得198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杰尼曾在哥本哈根大学研读医学,并于1951年获得博士学位。他在20世纪50-70年代提出了抗体形成的“天然”选择学说、抗体多样性发生学说和免疫系统的网络学说,建立了细胞免疫学理论,被称为“现代免疫学之父”。

第十三位:丹麦生物化学家斯科因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而获得199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97年,丹麦生物化学家斯科、美国科学家博耶、英国科学家沃克尔因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斯科(Jens C.Skou, 1918- ),丹麦生物化学家。斯科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医学,并于1954年在奥胡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斯科从奥胡斯大学退休,不过该校至今还保留着他工作时的办公室原样,以示尊敬。

丹麦诺贝尔奖得主就为大家盘点到这,期待丹麦下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产生!

编者注:以上文字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由小编整理编辑而成。(其中封面图来自于Colourbox.com)

龙域物流微信 loonglogistics
龙域物流客服 53585678
龙域物流邮箱 info@loonglogistics.dk
龙域物流网页 www.loonglogistics.d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5 17: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