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警方今后将公开国籍而非族裔信息丹麦人民党(DF)批评警方不愿公开犯罪嫌疑人的族裔信息。 今后,警方在向媒体或公众提供信息时,将会公布嫌疑人的国籍。尽管有来自政界的压力,警方仍将原则上不公开族裔信息。 这是国家警察局(Rigspolitiet)在回复通讯社 Ritzau 的询问时所说明的。Ritzau 此前就警方内部新闻手册指南更新一事提出了问题,该问题因多次议会咨询会而受到关注。 国家警察局通讯主管 René Gyldensten 在书面回复中指出,族裔属于敏感个人信息,而国籍通常不属于此类信息。 “因此,国籍原则上总是可以公开的,而族裔信息只有在具有特殊警务专业理由时才能给出——例如在人员通缉的情况下。”
——国家警察局通讯主管 René Gyldensten
根据数据保护规则,族裔被视为敏感个人信息。 与其他公共机构一样,警方受数据保护法规约束,原则上不得分享敏感个人信息,而族裔正是其中之一。 希望公开族裔信息的声音警方此前曾被批评沟通不一致:有时会公开某些信息,有时又不会。 这一争议源于奥胡斯(Aarhus)发生的一起集体强奸案。当时警方告知媒体嫌疑人为“非丹麦族裔”,随后警方表示这是一个错误。 此事促使丹麦司法部长 Peter Hummelgaard(社民党,S)表示,他将寻求放宽规则,使警方在某些情况下能将嫌疑人的国籍(但非族裔)提供给媒体。 丹麦人民党法律事务发言人 Mikkel Bjørn(DF)认为,尽管这次更新是积极的,但警方仍应能公开族裔信息: “我认为本可以更进一步,确保警方能够给出准确的嫌疑人特征描述,尤其是在袭击或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中。”
他对“族裔属于敏感信息”这一说法并不认同: “如果把人的纹身或胎记等细节都公开,那当然属于可识别的个人信息。但对头发颜色、身高等总体特征的描述,我不认为属于敏感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