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丹麦国家银行分析显示:温暖天气或给丹麦经济带来小幅好处 国家银行的分析显示,如果气温上升一摄氏度,服务行业可能会更加活跃。
关于气候变化,其实没多少值得说的好事。 洪水、热浪、自然灾害、气候移民以及更极端的天气,只是气温上升带来诸多后果中的一部分。 不过,如果硬要在这锅气候“苦汤”里找一点甜头,丹麦国家银行研究了气温波动如何影响丹麦的通胀。据《政治报》(Politiken)报道,这项研究中可能隐藏着一点小小的经济收益。 国家银行首席气候经济学家 Marcus Mølbak Ingholt 表示: “毫无疑问,从总体上看,气候变化会对丹麦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但如果单独看服务行业经济,分析显示其运转可能会更加活跃。该分析由国家银行分析师 Sarah Hjortshøj Papsø 撰写。 在全球气温上升一摄氏度后的两年里,丹麦服务行业的通胀可能会下降一个百分点。 这可能是因为餐馆更容易提供户外就餐服务,建筑工人也不容易因天气原因停工,从而延长每年的工作期,Marcus Mølbak Ingholt 解释道: “天气变暖时,寒冷地区的生产力会提高。”
换句话说,分析描绘的情景是:如果天气稍微暖一些,丹麦的服务行业会更具生产力。
能源价格可能下降
这份分析聚焦挪威、丹麦和西班牙,结果显示两个北方国家的趋势相似,而西班牙则相反。 “西班牙是一个温暖的国家,如果气温上升,人体会受到热应激影响,这会降低生产力,经济运转能力下降。” Marcus Mølbak Ingholt 说。
分析预计,在全球气温上升一摄氏度后的两年里,西班牙服务行业的通胀会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 不过,三国的共同点是能源价格都会下降。 “气温上升后,家庭和企业的采暖需求会减少。此外,这些国家的太阳能发电可能也会拉低能源价格。” Marcus Mølbak Ingholt 说。
分析人员最初惊讶于这一趋势在西班牙也成立,因为他们考虑到空调耗能。但进一步研究发现,欧洲的空调普及率远低于美国,因此目前看来并不会显著推高能源价格。
分析师:绿色转型依然最划算
北方与南方国家经济影响的差异,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早在 2015 年,斯坦福大学在《自然》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就显示类似趋势。研究指出,年均气温 13 摄氏度最适合生产力,一旦超过这个温度,生产力会迅速下降。 根据丹麦气象研究所的数据,丹麦的年均气温为 9.1 摄氏度,略低于 13 度。西班牙环境部数据显示,2023 年西班牙的年均气温为 15.2 度。 “仔细想想也不奇怪,气温小幅上升会有利于像挪威这样的寒冷国家,却对像西班牙这样的温暖国家不利。” Marcus Mølbak Ingholt 说。
他再次强调,这份分析仅考虑了对经济的单一影响,并未纳入气候变化带来的其他成本,例如气候适应、人口迁移、洪水等。 “绿色转型无疑才是最划算的。” Marcus Mølbak Ingholt 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