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6|回复: 0

焦扬:推进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校可以做什么?

[复制链接]

8543

主题

1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861

终身成就勋章

admin 发表于 2017-11-6 11: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全球治理战略思想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我国总体对外战略和实施周边战略的重要依托。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一支主力军,在服务党和国家治国理政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和使命。我们深感,高校在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全球治理重大战略思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近年来,复旦大学始终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坚持正确方向,探索有效路径,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特别是我们近年来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牵头协调下,作为共同理事长单位,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建设,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首先是集成优质学科资源,开展全面系统研究。学校整合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社会、法律、历史、宗教、生态、人类学等多学科力量,开展全面、系统、跨学科研究,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其次,是拓展人文交流合作,搭建互动共融平台。在中联部、外交部、教育部、中央外办等领导部门的推动支持下,学校积极与海外智库沟通联络,拓展“一带一路”智库国际网络,目前已与沿线国家60多个智库建立了合作关系,覆盖中东欧、东南亚、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学校依托与海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关系,在欧洲、北美、南美的3所高校设立了海外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外学术文化交流。
第三,联合培养人才,以教育沟通民心。2015年10月,复旦大学等46所中外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创新跨国培养与跨境流动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联盟已有126个成员。学校积极推动“一带一路”访问学者项目,仅去年就接受14个国家的19位访问学者。我们每年还吸引了近7000人次海外学生来复旦学习,同时复旦每年还有3000人次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
今天,在中联部、教育部、中央外办、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研究院正式揭牌,我们希望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国内外“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研究的理论高地、智库高地、人才高地、服务高地、开放高地,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面向未来,我们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思考和规划。
一是问题导向,打造理论高地。近年来,高校掀起了“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研究的热潮,众多专家学者对“一带一路”各方面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突破。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的不断推进,为学术研究尤其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空间和新的议题,现有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盲区”“误区”,需要我们进一步厘清思路、界定概念、梳理体系。
二是咨政辅政,打造智库高地。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沿线国家国情多样,可以多借助智库、金融机构和走出去企业的力量,将分散的信息系统化,为决策和工作提供依据。如果说基础理论研究是“为往圣继绝学”,那么我们还要“为万世开太平”。首先要服务国家战略,针对“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的重大问题、现实问题、长远问题、战略问题,拿出专业化、建设性、前瞻性、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可以说,能否有效服务国家战略,拿出实用、管用的政策建议,是衡量我们这个研究院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是沟通民心,打造人才高地。“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需要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特别是当前,我国通晓“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方面的人才比较匮乏。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复旦人才培养资源和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培养和储备人才。针对“走出去”,要提供政治、经济、法律、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课程模块,着力发掘和造就一批深度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历史文化、政策法律、语言习俗并具备开展深度项目合作能力的专门人才,培训国内各界专业人士和管理人员。
四是立足上海,打造服务高地。上海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上海自贸区建设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复旦大学地处上海,面向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始终是复旦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院将主动对接《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方案》,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合作,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设立科研合作项目、推动科技人才交流,打造“一带一路”的科技合作纽带;服务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搭建更多文化艺术、教育培训、卫生医疗等交流机制和平台,全面提升与沿线国家(地区)的人文合作交流水平。
五是放眼世界,打造开放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研究院将秉持开放、包容、平等的原则,积极推动和参与各国高校、研究机构、智库、企业等多方联合,共同举办国际论坛,把“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举措传播开去,凝聚共识。依托多种形式,丰富民间交往渠道,积极推动人文交流,展示文明中国、进步中国、开放中国的良好形象,争取民心、汇聚力量。(作者焦扬,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彭德倩 摘编整理
为人民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5-15 01: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