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2|回复: 0

本科起薪5万、毕业生8折购房,武汉为留人才也是够拼

[复制链接]

8543

主题

1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865

终身成就勋章

admin 发表于 2017-10-13 16: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争取大学生的这场全国城市人才竞争中,一直走在前面的武汉,又出了大招。
全文4167字,阅读约需7分钟

3f2b0003dbbcb70c46ad

▲3月11日,2017年“百企万岗”大学生就业公益招聘在武汉大学举行,近200家企业为学子提供6000多个岗位。招聘会吸引了一万多名学子前来咨询。图/视觉中国
凭毕业证可落户、购租房可“打八折”、本科毕业生最低年薪5万元……7月以来,全国多个二线城市上演“抢人战”。近日,武汉市发布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住房和收入新政,包括“八折”购租房政策和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将“抢人大战”推上高潮。
━━━━━
全国首创毕业生最低年薪标准
10月11日,武汉市发布《关于加强大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和《武汉市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三项新政。
新政从落户、安居和薪酬3个方面做出规定。其中,再次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提出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凭毕业证即可申请登记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
安居方面,新政提出,未来五年将建设和筹集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争取“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这意味着留汉大学生可享受八折购房租房优惠。
新政还率先在全国确定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规定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为:大学专科生4万元、大学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
今年伊始,武汉便不断加码人才吸引政策,关于此次再度升级人才吸引政策,武汉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表示,按照让留汉大学毕业生能就业、易创业、快落户、好安居,把武汉打造成“大学生最友好城市”的要求,有关部门评估了今年6月出台的《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并围绕大学毕业生“落户”“住房”“收入”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深化的具体措施建议,形成了这次印发的三个专项政策。
━━━━━
毕业生在汉落户同比增3倍
武汉市这一系列人才吸引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吸引力如何?
湖北大学大四学生杨海北,是全国首个高校“共享厨房”的创始人,他对记者说,这一新政对自己有一定吸引力,打算毕业留在武汉。但因为目前还住在学校,所以对购房、租房的优惠政策没有直观感受。
湖北大学2015级一名硕士研究生则表示,自己现在在广州实习,找工作会优先选择一线城市,武汉会作为一条退路。
“政策一出,群里讨论比较热烈。但我很多本科同学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对政策的反应并没有很激烈,这一新政有吸引力,但并未影响他们的决定,没有人说因为这个政策想回到武汉。武汉工资比较低、工作机会较一线城市少、没有太多上升空间,这些还是制约同学们选择的主要因素。”这名同学表示。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易元祥告诉记者,武汉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对毕业生就业选择有导向性作用。2017届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中,约40%选择在武汉就业(本科生比例为20%),比例明显提升。2018届毕业生也在积极关注有关政策,有意向在武汉就业的人数较往年增加。
武汉市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大学毕业生在汉落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11%。
━━━━━
指导性薪酬标准会否太低?
新政中关于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引起广泛热议,有声音认为,这一标准并不算高,硕士一年6万,月薪也只有5000元。
对此,武汉市人社局回应,以往武汉市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薪酬水平与一线城市和部分同类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政策出台后,留汉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水平在同类城市中居前列,与一线城市的差距也大幅缩小,并且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还将每2-3年随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
记者从武汉市人社局了解到,目前,武汉市中心城区社会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750元(年薪2.1万元),这次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中最低的专科生指导年薪也达到了4万元,是最低工资标准的近两倍。博士研究生达到近4倍。
━━━━━
二线城市打响“抢人战”, 专家:综合吸引力是关键
今年以来,不少二线城市相继出台人才吸引政策,“零门槛”落户、购租房优惠等成政策“标配”。“橄榄枝”政策虽然起到一定效果,但仍有不少人逃回北上广。对于这一现象,专家认为,城市的宜居、产业生态的成熟、文化的包容是更重要因素,说到底还是看综合吸引力。
户口、房子和补贴成标配
今年7月,成都推出“蓉漂”计划,提出“先落户后就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就可落户。
住房方面,今年7月,武汉、成都、长沙、合肥、南昌等5省会城市联合提出支持在校大学生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完善大学毕业生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
成都新都区近日出台24条人才新政也提出,将推行青年人才公屋,对落户新都区且在新都区工作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住房困难的未婚青年和青年家庭提供过渡性居住。
除送户口、房子外,不少城市直接拿出现金补贴。南京市7月1日实施人才安居办法,本科毕业在宁就业大学生(25岁以下),可享受每月600-1000元租赁补贴,或申请30平方米公租房。
对新落户工作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长沙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首次购房可分别获得6万元、3万元补贴。
对于“抢人战”,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彦平认为,二线城市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与国家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和创新创业有关,人才就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所以成为城市“必争之地”。
“综合吸引力”是抢人关键
虽然二线城市相继抛出“橄榄枝”,但仍然有不少人坚守一线城市,逃离北上广的人群中,不乏逃回北上广者。
“城市的宜居、产业生态的成熟、文化的包容是更重要的因素,住房、落户、补贴,这些单一指标的吸引方式,会引起关注但不一定非常奏效,说到底还是看综合吸引力的比拼。”刘彦平说。
该研究室副研究员李超认为,二线城市如果希望长期持续吸引人才,除给予户口、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还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抓好产业发展,扩大经济体量;二是排除制度性因素的干扰。
“为什么很多人又逃回北上广?就是因为其他城市存在办事难、工作环境不好等因素。二线城市要做好制度建设,让人才更舒心地定居。”李超说。
新京报记者 王俊
━━━━━
辣评
武汉本科起薪5万,要想实现并不容易

3f290003f1bbfb52143e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 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在争取大学生的这场全国城市人才竞争中,一直走在前面的武汉,又出了大招。11日,武汉公布了升级版的大学生新政,主要包括落户条件、安居住房和薪酬收入3个方面。落户条件方面,再次放宽。
让人想舔屏的落户条件
具体说来,一是放宽年龄限制条件。博士、硕士毕业生不受年龄限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历由年龄不满35周岁放宽至不满40周岁。二是取消择业期限制条件。不再按毕业3年内和超过3年、普通高校和非普通高校设置不同的限制条件。三是取消就业创业限制条件。落户与就业创业政策“全脱钩”。
在某些城市工作的毕业宝宝,估计你跟我一样,看着这些落户条件,真的很想舔屏!而且我大学还是在武汉读的,命苦,只能感叹赶不到好时候。
住房方面,武汉也再次强调大学生保障房建设,包括争取“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

3f280003f1bf9a00ab6c

▲图片来自新京报
按照这些条款,在吸引大学生的政策优惠上,武汉再度领风气之先。我似乎已经看到,新一波争取大学生的政策竞争,将在全国再度上演。
现在,武汉毕业生起薪多少
另外,武汉本次在全国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确定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为:大学专科生4万元、大学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这个是争议比较大的。
武汉一直留不住大学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薪酬太低。不仅跟一线城市没法比,跟其他热点二线城市也有差距。
我2012年毕业那年,一多半的同学没有在武汉工作,很多去了广东。其实,我的很多同学都是湖北人,对武汉有着很深的感情,热干面也吃习惯了。况且,他们家里人也希望他们留在武汉。但是,薪水那么低,实在是没动力留。于是大家只能带上大包小包,奔向其他城市。
那么现在,武汉毕业生起薪多少?
我把这个新政中发的指导薪水发给一些在武汉的同学、朋友,包括几个做人力资源的,多数觉得不太现实。估计武汉大学生起薪,除了顶尖大学和一些吃香的技术类岗位,能够达到4000元的,数量很有限。
前程无忧联合应届生求职网发布的《2017年应届生调研报告》显示,武汉企业给应届毕业生开的工资为3257元。这个薪水,比前几年我还在武汉时貌似好些,但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武汉这个毕业生工资指导线,确实不太容易实现。

3f290003f1bce0e91226

▲某研究生专场招聘会。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政府定出来的工资指导线,主要基于职工福利角度,这与资方实际开出来的工资标准,是有不小差异的,毕竟企业管理者还要考虑利润情况、股东要求、企业战略等等。所以这两者之间,天然存在一种矛盾。
并且,工资是市场中资方和员工博弈出的结果。企业工资指导线虽然不是强制的,不过,它还是会多少影响市场工资水平。一方面,指导线过高,可能导致员工对薪酬过高期待;另外,毕竟这个指导线是政府定出来的,把工资定在指导线之下的企业,多少都会有压力感。
所以,这份全国首份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其政策影响,需要谨慎看待。其他城市,也不易盲目跟进。
社会福利只是辅助,武汉企业仍需努力
当然,对于武汉市政府的初衷,值得肯定。
想要留住大学生,就要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起薪,让毕业大学生不仅经济上获益,并且能够从薪水中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是有足够价值的、是受尊敬的。
至少,武汉市政府明确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不过,用社会福利留住人才,只能是辅助政策。至于具体薪水提升会如何,这还是一个市场选择。毕业生起薪水平,还是要看当地企业的竞争力,这是对武汉企业界的考验。
而让企业乐于给毕业生开出更高薪酬,也有赖于地方政府为企业减负。
要让武汉毕业生工资从指导线变为现实,终结这么多年毕业大学生的吐槽,武汉还是要努力发展高新产业、培育明星企业,这样才能真正留住大学生。
文/梁秀峰 编辑:与归 实习生:纯洁 大雄 校对:郭利琴
值班编辑:张一对儿 李二号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为人民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1 12: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