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现代设计与几何形关系密切。30年代受立体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园林设计经常使用几何形。索伦森(Carl Theodor S?rensen,1893-1979)是丹麦最具代表性的景观设计师。索伦森对几何形的兴趣源自柏拉图的美学观,相信几何形有一个美学效果。两次大战之间(1919-1938),索伦森尝试使用圆、正方形、椭圆和螺旋线的自由组合设计,发现了椭圆形的魅力。在1919年设计的夏洛特堡(Charlottenborg)的农场中,索伦森用不同高度的圆形树篱围合庭院[2]。从那以后,索伦森开始使用规则的几何形。卡普曼花园(Kampmann,1930,已拆毁)中索伦森探索了巴洛克花园中几何形进一步与景观融合的空间结构,以及文艺复兴花园中纯净几何形的运用(图5)。1931年索伦森在一栋护理楼前(Nurse’s Dormitory)设计的花园运用了螺旋线。克洛克花园(Klokkerg?rden,1937-1939)是索伦森运用椭圆组合的早期实例,显形的椭圆游戏场地和隐形椭圆所交集出的月牙形沙地(图6),形成动态的构图。
20世纪50年代,在超越布兰德特早期现代主义中的直线形式后,索伦森创造出了更有创造力的几何形:椭圆、圆形、螺旋线、多边形的艺术组合。赫宁博物馆花园(gardens in Herning Art Museum)中大尺度下多种几何形的并置,以及Sonja Poll花园(1970)中矩形与椭圆的相交和螺旋线的完美运用,使索伦森获得了“花园雕塑家”的美誉[4]。他创造的几何景观的设计词汇和句法也因之成为丹麦现代园林设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他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的建筑学院(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t the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的执教和设计实践,影响了一大批丹麦景观设计师。
Erik Mygind 设计的 Brndbyernes Haveby(1964)家庭花园,地形平坦,平面象是两串葡萄。一个大园为单元,里面有20-30户的花园,每个400m2,象一片片蛋糕似的。大圆由山楂篱围合,中心为停车场,从这有通往各户的小路。这些重复布置的大园(图13),有着和索伦森N?rum家庭花园相似的大地艺术效果。
1.王向荣 林箐蒙小英.北欧国家的现代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蒙小英.艺术、功能和传统的共生——丹麦现代主义风景园林设计师C.Th.索伦森的作品.新建筑[J].2007(2):94-99
3. Lund,Annemarie. Guide to Danish Landscape Architecture:1000-2003 [M]. Copenhagen: The 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2003.
4. Waymark, Janet. Modern Garden Design:Innovation Since 1900[M].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2005
5. Hauxner, Malene. Open to the Sky[M]. Copenhagen: The Danish Architectural Press.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