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7|回复: 0

中秋时节,苏东坡余光中怎么说故乡和乡愁

[复制链接]

8543

主题

1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865

终身成就勋章

admin 发表于 2017-10-4 17: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秋节是国人十分看重的合家团圆的日子,所以,现在放一个三天的“小长假”。如果你因故不能与家人团聚,按惯常思维,你就是一个可以被施以同情和怜悯的人。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思乡了,在乡愁里排解郁闷,打发寂寞。
这些年,中秋节如同端午成了“粽子节”一样,成了“月饼节”。泛化乡愁、轻解故园、弱化内涵、草菅情感的事情屡见不鲜。其实,中秋也罢,故乡也罢,蕴含得更多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是中国人家园意识和亲情意识赖以传达的载体,凸显的则是情怀。不仅仅是一轮明月就能代表和象征,更不是几个月饼就能承载的。
度过了许多时光,再来看中秋,中秋就不仅仅是一个时令了,而是家人团聚的不可抗拒的理由,是独在异乡的“异客”集中宣泄情绪的最佳时间节点。走过了许多地方,再来看故乡,也不仅仅是温柔乡了,更是避风港、疗养所、宣泄场、蛰伏地,隐居处……
中秋是属于故乡的,而故乡是属于游子的。
我曾经偏颇地认为,故乡是属于失意者的。故乡之被人想起,往往是这个人遭遇坎坷或胸中积满块垒的时候,故乡成了倾诉苦闷的对象、倾倒精神苦水的场所。有时我会感觉到,故乡有点像旧时苦盼郎归的童养媳,而游子大都是“负心汉”。当你在异乡心飞万里,情驰八方的时候,当你志得意满的时候,你的心不需要安顿,往往就不会想起故乡来。只有在你饱尝人世冷暖或四面碰壁的时候,才会记起故乡的温馨与安宁。

3180000d68c171612f75

譬如我吧。前年三月天,我在踏青时“老夫聊发少年狂”,致使左脚严重骨折,需要接骨疗伤好几个月。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故乡静养。因为我知道,只有故乡才能宽恕我的猛浪,包容我一瘸一跛的狼狈形象。事实的确如此,故乡是把我从痛苦的孟春一直拉扯进温馨的中秋之后,才放开了我的手。
故乡的位置恒定在心灵深处,储存在记忆库里,也天经地义地流淌在血液里。一首歌的歌词写得好:“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样的地方才是你真正的故乡。
恰如某个中秋节会因为阴雨天见不到月亮一样,很多人因种种原因回不了故乡,但不管见与不见,故乡总是存在的,存在于记忆里,存在于思念中。尤其是在眼下的中秋时节,你举杯邀月也罢,洒泪遥寄也罢,乡愁,总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今年的中秋,肯定会有不少人要吟诵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这是名作不可抗拒的魅力;也会有不少人会独处一隅慢慢咀嚼乡愁,不论滋味如何,总归是让节日的情愫彰显得更加深沉而多元为好。
其实,过不过中秋节并不紧要,只要不吹嘘“外国的月亮最圆”就是;回不回故乡也不紧要,只要不“反认他乡为故乡”就是。
因为,苏东坡说过:此心安处是故乡。
太对了。
(本文编辑朱蕊)
为人民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3 06: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