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7|回复: 0

《那年花开》一天两集虐不够?德国版“大女主戏”让你过足瘾

[复制链接]

8543

主题

1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865

终身成就勋章

admin 发表于 2017-9-30 17: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16500089fba1073881f

9月24日,德国大选。
如果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再次获胜,德国“铁娘子”将开启自己的第四个总理任期——从选前民调看,这种可能性相当大。
从20年前跻身党内高层,到如今平步青云孤独求败,默克尔这一路无异于一部现实中的“大女主”戏,让一个个质疑她、挑战她的男人俯首称臣。
手把手教你如何下级变上级
默克尔的发迹史中,经历两德统一的功勋总理科尔是绕不开的人。

3166000ecfee269707a6

科尔与默克尔
正是在科尔的提拔和庇护下,默克尔加入基民盟不到一年便出任联邦妇女和青年部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内阁部长。
在德国政坛,默克尔素有“科尔的小姑娘”之称。
当时党内的另一位大佬其实是现在的德国财长朔伊布勒
1998年大选,当科尔被施罗德领导的社民党击败后,顶替科尔出任党主席、准备之后冲击总理位置的正是朔伊布勒。
他同样非常提携默克尔,任命默克尔担任基民盟秘书长,使其成为党内二号人物。

316b000546ec380814fe

默克尔与朔伊布勒
而让默克尔一跃将两位大佬和前辈踩在脚下的,是1999年底爆发的一场政治献金丑闻——科尔作为直接当事人受到猛烈攻击,作为党主席的朔伊布勒也面临巨大压力。
此时,默克尔突然在德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法兰克福汇报》上撰文,表示基民盟必须与科尔从精神上决裂,才能获得新生。
向自己的政治导师无情开炮,这篇文章给基民盟招来了更多非议,朔伊布勒对此非常恼火。而默克尔也在多年后承认,她写这篇文章前并没有与朔伊布勒通气。
但更恼火的是科尔:他不相信党内二把手的这样一篇檄文能在没有一把手允许的情况下发表!
毕竟是在位了二十年的老领袖,科尔再次发挥党内影响力,使朔伊布勒受到极度孤立,尔后又挖出朔伊布勒的黑材料,使他同样陷入政治献金丑闻。

316b000525c4911f93fe

内外压力下,2002年2月,朔伊布勒辞去党主席,成为普通议员。两个月后,默克尔成功上位,成为基民盟第一位女性党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默克尔并没有从此与朔伊布勒形同陌路。她发挥政治智慧,使曾经的上级甘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如今,朔伊布勒是默克尔内阁最不可或缺之人。作为财长,他成功帮助默克尔度过金融海啸等危机。
以退为进肃清党内小圈子
虽然已坐上党主席的位子,但默克尔起初并没有获得党内高层人物的一致支持。
相反,包括几个州长在内,很多握有实权的党内高层都在挑战默克尔,甚至出现了党内小团体——“安第斯山同盟”。
这个小团体成员的共同特点是:男性、来自前西德地区、年轻且政治前途光明。由于他们的“结盟”发生在一次集体出访拉美期间,因而被德国《明镜》周刊称为“安第斯山同盟”,此后被几乎所有德国媒体沿用。

316b000546ed1bde6e51

“安第斯山同盟”代表人物、时任下萨克森州州长武尔夫
“安第斯山同盟”对默克尔的压制充分体现在2002年的大选中。
彼时,德国经济在施罗德的治下发展缓慢。基民盟作为最大的在野党,与姊妹党基社盟共同冲击施罗德领导的社民党,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已成为基民盟一把手的默克尔,却把竞选总理的资格“主动”让给了基社盟主席施托伊伯
说是“主动”,其实也是无奈,因为后者得到了“安第斯山同盟”的支持,倘若默克尔强行PK对手,不仅破坏党内团结,同时也把自己的整个政治生命放上赌桌。

316f000e13de6081dc36

施托伊伯
结果是,施托伊伯难堪大任,施罗德在被动局面下再次获胜,默克尔只好领导基民盟继续在野。
痛定思痛,默克尔开始漫长的秋后算账。此后几年,“安第斯山同盟”里的关键人物或主动请辞,或被“流放”欧盟……
唯一留下的前下萨克森州州长武尔夫,在默克尔成为总理后也赶紧表态支持,不再继续唱反调。
2010年,武尔夫被推举上没有实权的总统职位。一年半后,因被指控担任州长时涉嫌贪污,加上婚外情丑闻,被迫辞职。
武尔夫还因此成为德国第一个坐在被告席上的前总统,政治生涯彻底断送。

3171000efe6bcca7b680

法庭上的武尔夫
成功也要天时地利人和
2005年,已经在党内树立足够权威的默克尔,开始向总理职位发起冲击。她在竞选冲刺阶段时说:
“这是一次分水岭式的大选,它将决定未来许多年德国的命运!”
然而这次大选其实是一次提前到来的选举。当时,施罗德已连续当了7年总理,但德国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推行的改革因大幅收缩社会福利引起街头抗议……

3166000ecff3a3946642

施罗德
提前一年大选,是施罗德的一招险棋。与其按计划捱上16个月后举行大选,再以改革失败者面目落败,不如提前大选,奋力一搏。
那一年的默克尔,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毫不留情地直击施罗德痛处:高达11.4%的失业率,仅1.6%的经济增长率……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德国人民更愿意选择谁来改变德国的命运?”默克尔向民众发出呼吁:“请投票赞成变革,因为德国需要未来有前途!”
那一年大选,默克尔以1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击败施罗德,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3171000edda8d41d8f4c

2005年大选后的施罗德(右)
再看“铁娘子”如何“以柔克刚”
2005年大选虽然把默克尔推上总理位置,但她内阁中的大多数部长位置却由社民党把持——由于基民盟自身得票率并不高,只好与对手社民党达成妥协,联合执政。
这种场面看似势均力敌,以至到2009年大选时,给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时任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造成“错觉”,强力反扑。

3174000afbafd77b62b2

施泰因迈尔
在那年的电视辩论中,面对1400万观众,施泰因迈尔来势汹汹。他把还在台上的默克尔直呼为“总理候选人”,而非“总理”。
默克尔此时再度展现卓越的政治智慧。她不理会对手的重拳(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不和你撕”),转而大赞自己领导下的大联合政府工作出色。
言外之意:大家看,德国经济这几年这么好,都是我领导有方,协调有力。而你和你的党,不过是我领导下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柔克刚,高下立判。
如果说2005年大选击败施罗德让默克尔在自己的党内再无挑战,那么2009年大选击败施泰因迈尔后,默克尔在整个德国政坛几乎一马平川。
到2013年大选时,默克尔赢得毫无悬念,对手施泰因布吕克更是刷不出太多存在感。
如今,对手又换成了舒尔茨。虽然难民危机一度给默克尔带来极大考验,但舒尔茨的支持率高开低走。
在默克尔击败的男性政客名单上,或许很快又要加上一个名字?
-END-
监制:李大伟
记者:商婧
编辑:刘一楠 陈杉 鲁豫
为人民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4 03: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