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22|回复: 0

【电报奇缘】丹麦百年中文电码书背后的故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1057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15-6-13 2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size=1em]丹麦投资促进局今天(2015年 6月11日),一本承载在丹麦中国百年电讯奇缘的中文电报电码书将由丹麦移交中国,这本书的背后是丹麦与中国绵长的电讯领域交流史。投资君今天来讲一个故事:丹麦百年中文电码书背后的故事。
[size=2.7em]今[size=1em]天我们用拼音、五笔打出汉字,十几年前我们用电报传书,不过现在我们大概都不知道:最早的摩尔斯电码只能传输拉丁语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而不能传输汉字。那么中国方块字最早是如何变成电码的?世界上第一个将汉字电子化/数字化的人又是谁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一位叫做Hans Schjellerup的丹麦天文学者。1870年,他受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委托,构思了用四位数字识别汉字的方法,使5000余个汉字每一个对应0000至9999之间的四位数字,以偏旁部首为序编排了42页的《电报书籍》。汉字转换为对应的四位数字用摩尔斯电码发出,接收到的电码则可以轻易解码。这本42页的《电报书籍》便是世界上第一部实际应用的中文电码书,于1871年5月在上海出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发明,这种按照4位边角顺序用数字定位汉字的方法就是后来的区位码和电报码,它是现在几乎所有汉字输入法的基石,让优美的汉字能够在当今的IT领域传输。这个原理到目前很多特殊领域都在使用。(比如办签证时就会遇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当年将中文转换为电码的“数字化”项目还得到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的支持。奥斯特是谁?就是1820年发明了电阻的那名科学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值得一提的是,将汉字电子化的第一人Hans Schjellerup先生一生从未到过中国,当年的丹麦与中国是在太遥远。他借助了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收藏的三本康熙字典和莫里森字典来完成他的构思和发明,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驻中国业务代表带到中国完善。百年中文电报电码书移交中国
今天(2015年 6月11日),仅存两本初版《电报书籍》中的一本由丹麦北欧亚洲研究所转赠给复旦大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将其移交给位于大北电报公司前亚洲总部的旧址——今日上海电信博物馆留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的Carsten Thøgersen先生向来宾介绍《电报书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45年前,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把丹麦的电信技术带到中国。中国的第一条电报线路由丹麦大北公司经吴淞铺往上海的海底电缆连接上海与香港开通。
145年后,来自中国的华为技术公司于2007年在丹麦建立第一个办事处,2014年与丹麦运营商展开战略合作,计划在6年内为丹麦打造最优质、安全的4G移动网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普励志先生出席移交仪式并致词祝愿中丹在电信领域拥有更多合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普励志先生与现场来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世界在变,穿越百年,让我们来回顾大量中国与丹麦的专业学者、技术人士为两国在电信领域的研究和沟通默默付出着努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869年中国19世纪60年代后期的中国已经经历了20余年的内忧外患,经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请政府对运营电报这样的外国新项目持怀疑态度。1869年丹麦丹麦大北电报公司获得俄国沙皇授权,独家代理建设和运营第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电报线,但对于能否在中国运作电报公司、能否用摩尔斯电码发送汉字还有很多难题要攻克。1871-1881年中国驻巴黎使馆武官德明在先生、郑观应先生都在落实和完整电码的操作性和实用性。1871年大北电报公司的创始人Carl Frederik Tietgen支持了天文学家Hans Carl Frederik Christian Schjellerup的构思,用摩尔斯电码传送汉字变为现实。1872年上海与香港之间发送的14992份电报中,中文电报多达2649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88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得到来自中国官方授权在中国发展电信业,代表清朝政府在上海和天津,上海和广州之间建立了电缆连接。如今电报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两国通信电讯行业依旧密切往来。中国华为来自中国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现在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2007年华为在丹麦建立第一个办事处,近年来不断加强其丹麦办事处的运营。2014年华为与丹麦龙头运营商开展战略合作,计划在6年内打造丹麦最优质的4G网络。丹麦GN Store Nord原大北欧电报公司。通过电报线路,GN和中国保持了近150年的密切联系,如今电报已经不常使用,而GN也已经由电报公司转型成了主要生产助听器和耳麦的企业。GN Resound的主要助听器制造厂和一个研发中心位于中国厦门,一半的研发机构也在厦门。每天都有大量GN的产品从中国发往全世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投资君提示
如果不是Hans Schjellerup的四位码发明,美丽的汉字也许要留在书法作品里而不能被世界阅读和传播。这位发明家小小的一步值得今天打字习以为常的我们尊敬。

丹麦拥有全球最高的手机、宽带和个人电脑普及率还在ICT通讯领域拥有8所大学、7个科学园区、9个GTS研究机构,专业的人才储备和消费者快速接受新技术的文化非常有益于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丹麦还非常适于作为测试市场,近年来在通信通讯领域已有多家中国企业投资丹麦(除华为外还有亚信、光迅科技、艾德声电子等)。丹麦投资促进局真诚欢迎更多中丹企业延续两国电信领域合作的悠久传统,共谱中丹电讯产业的未来。
——丹麦投资促进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龙域物流微信 loonglogistics
龙域物流客服 53585678
龙域物流邮箱 info@loonglogistics.dk
龙域物流网页 www.loonglogistics.d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5 15: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