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3|回复: 0

丹麦专家:中欧相互借鉴援非经验提高影响力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1015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14-3-18 19: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英国《金融时报》3月17日文章,原题:中欧相互借鉴援非经验 前段时间,中国在非洲的做法被欧美议论,欧美批评中国方面与苏丹和津巴布韦的政权合作,还谴责中国企业只顾开采自然资源,秉持的社会与环境标准太低。但欧洲国家正开始效仿中国的手法,加大对经贸往来的注重,同时可能降低对发展的投入;而中国方面也开始向西方取经,学习如何改善其援助的发展影响和可持续性。

  若想理解中国姿态的变化,就有必要考虑快速变化的中非关系现实。在一段近50年的时期,中非曾主要在政治层面合作,这种合作建立在双方都曾被殖民的历史经验基础上。过去10年里,尽管历史在政治对话中仍有重要地位,但贸易与投资已逐渐成为中非关系的主要考量。中国商务部的规模很大,通过下辖的对外援助司推动执行发展政策。该部寻求利用中国的实力为资源丰富的非洲伙伴国提供援助,达到双方均能受益的目的。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上升至去年的2100亿美元。中国企业也是大手笔的投资者,尤其是在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领域。

  但近年来,中国与非洲之间蓬勃发展的经贸往来受到不稳定局势和冲突的威胁。中国企业遭遇安全风险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国的外交正在调整,不再仅仅促进经济利益,也要保护贸易与投资。其结果是,中国外交部更多地参与冲突调解,并协助维和行动与安全保障。去年12月南苏丹爆发冲突,数百名中国石油工人撤离时,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钟建华迅速做出反应,支持当地各方达成停火协议。




  中国方面重新评估其发展政策,中国政府希望避免去年加纳驱逐数千名非法中国矿工之类的事件重演。中国政府还希望,增强其发展政策的社会层面,将有助于化解经济接触中出现的矛盾。比如,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与联合研究的支持力度。

  对于许多一贯批评中国在非洲行为的欧洲人而言,中欧在发展方式上向对方靠近显得出人意外,欧洲可以借鉴中非之间的经济接触,从中发现新的出口市场。一方面,有些中国专家和政策制定者也开始与西方和坦桑尼亚与利比里亚等非洲伙伴国合作,试行更具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扶贫项目;另一方面,中国方面仍敏感于外界对其可能加入“西方阵营”的担忧。非洲国家政府害怕失去利用双方角力获利的能力。中国方面也担心在非洲发展事业上失去替代合作伙伴国地位,这种地位是通过中国独特的南南合作品牌打造成的。

  要让非洲国家政府接受西方与中国之间的发展合作,将犹如逆水行舟。内在的危险是,贸易与投资将被置于优先地位,而发展目标得不到应有的考量,有损普通非洲人的利益。[作者:卢克•佩蒂是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2 23: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