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5|回复: 0

美国华人(3)

[复制链接]

8543

主题

1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857

终身成就勋章

admin 发表于 2018-1-25 15: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 着岁月的推移,为数不多的美籍华人女性生养了第二代。这第二代人数量仍然有限,他们长大后稍微缓解了华人两性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但从那时直到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这种男多女少的状况一直没有根本改观。还有一批数目不详的中国女子被偷运到美国(其中一些人明显是作为妓女贩来的),混杂在一大批于排华时期被 偷运到美国的无数华人当中。大家部知道,许多唐人街居民直到1960年还有意躲避人口普查员,害怕其非法移民的身份被发现,一些华人富商千方百计不让他们 的妻子抛头露面,更不准许她们和华人男子接触。结婚的华人男子所占比例甚小。本世纪初在纽约,华人男子结婚的本来就很少,且过半数是与异族联姻的"只有在 此后的几十年里,由于华人妇女逐渐增多,这个比例才有所降低。随着结婚华人男子数量的增加,和异族通婚的比例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逐步降到1/4 左右。娶来的异族女性大多是白人。
50a90003463a795484a7

虽然大多数华人男子只身独居,但他们实际上并非是光棍汉。1910年,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男子已婚的超过单身的,是大多数人的妻子不在美国罢了。

尽 管嫖妓、吸鸦片、赌博在唐人街盛行,华人男子也还是给撇在中国的老家寄回了可观的汇款。由于大多数美籍华人来自中国一个省的特定地区,从美国寄回来的汇款 就集中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台山,台山因而成了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该地铺起了马路,安装了电灯。这里的教育设施,直到20世纪中期中国共产党政府 接管时,一直是广东省最好的。这些学校就是用美籍华人汇来的钱修建和维持的。台山民政项目的资金也是从美籍华人那儿募集来的,洗衣店老板、餐馆工人和其他 人士都掏过腰包。按照美国标准,这些人仍处在贫困之中,但按中国标准,他们己经很富裕了。从1938年 到1947年,每年从美国寄往中国的汇款平均达700万美元。

随着滞留在唐人街的华人旅侨年事渐高而去世,另有一些较为幸运的人筹集了足 够的钱而返回祖国,他们的亚文化也就逐步瓦解了。由于这些落魄者人数的减少,唐人街的犯罪率开始下降。从1900年到1927年,在美国被逮捕的华人,有 2/3所犯下的是与旅侨密切相关的三种罪行,即嫖妓、吸毒和赌博。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在肯塔基州莱克星顿吸毒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华人,有 70%出生在中国,90%以上的人在美国的洗衣店和餐馆里干活,60%的人年过五十。同期旧金山华人的自杀率,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死者几乎全部都是出生 在中国的华人。这只不过是美国法律和歧视行为导致华人付出悲惨代价的一部分而已,这些法律和歧视行为使第一代华人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在美发财致富,又无从回 到中国去和亲人团聚。

年对移民法进行了修改,允许少量仍在太平洋彼岸的织女来美和她们的丈夫团圆。1943年,美国撤消了 1882年的《排华法案》;1945年,新通过的立法允许数量有限的中国移民来美,这些措施减轻了性别比例的不平衡状况,使得这个注重家庭的民族能过上比 较正常的家庭生活。大多数新来的移民是女子"这些女子又多处在适婚的年龄。短短几年,8,000多名华人男子把妻子接来美国。其中一些人经历了几十年的分 离之后而重新团聚,时常相对无语,未料此生还能见面。许多男子回中国结婚,按照传统的方式,请媒人说亲。甚至这个时期在美国结婚的华人,由父母或媒人选择 对象的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当然均在不同程度上征得双方的同意。

尽管早期美 籍华人的就业机会十分有限,唐人街仍能照顾自己同胞中的贫困者。甚至像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和1930年代的大萧条这样一些浩劫,都没能追使华人向公共 救济伸手救援。虽然1906年强烈地震之后的大火烧毁了唐人街,造成许多人无家可归,但旧金山华人得到的接济远远低于按人数应得的份额,而申请公共援助的 人甚至更少。该地的华人社区组织从其他城市的华人那里筹集资金给受灾户提供救济,使其重建家园。

甚至在本世纪30年代初,当大萧条达到 顶峰时,也极少有华人接受联邦政府的失业救济。1933年,芝加哥的白人有10%接受联邦就业救济,华人则只有4%。在纽约,白人接受这种援助的有9%, 华人却只有1%。其他城市的情况也大体相仿。一些华人家庭协会在门厅放一桶米饭,以便挨饿的成员前来自取他本人和家人所需的份量,并在他的情况好转时再自 动送还一份。
50ab00015f3cd03c600e

世纪华人与白人直接竞争时的那种猖獗的反华情绪,在华人退缩到自己的飞地,既不进行竞争也不加以反抗之后,白人不可能永 久地保持其狂热的势头。唐人街此后成了旅游胜地。华人的内部组织谨慎地保持着唐人街的观瞻,尽可能地自己处理其贫困和其他问题,几乎没有再触发过政治抗 议。

个别的华人,特别是那些在美国出生因而属美国公民的年轻一代,被送往高校深造,悄悄地步入一些专门职业。这些开拓者以自身的事例,有 力地回击了美国人普遍存在的那种认为华人是不可同化的异族的世俗偏见,并证明华人应当更大程度地被接纳。华人这种静悄悄的渗入战术,加上美国种族主义普遍 退潮,尤其是反华情绪的低落,致使华裔专业人员的数量有所增加,不管是从相对比例还是从绝对数字来看都是如此。1940年,加利福尼亚州只有3%的美籍华 人是专业人员,而白人则为8%。到1950年,华人的比例翻了一番,增至6%,白人比例增至10%。在其后的10年里,华裔专业人员数字提高3倍,达到 18%,超过了白人为15%这个比数。奇怪的是,夏威夷对华人的敌视程度从不像在美国本土那么严重,但华裔在夏威夷的进步和白人相比,不管从相对或绝对的 角度来看,都要逊色得多。在1900年,华裔和日裔的专业人员比例尚低于黑人,东方人充当家仆的比例也超过黑人的一倍多,由此可见华人后来的进展是何等可 观。

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作为首批打入美国社会的楔子,其数量是很少的。1940年,在25岁以上的华人中,他们所占比例不到2%。但 在这批为数不多的人当中,有80%进入了专门职业,大部分在科研岗位上。在这之后的20年里,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华人青年数目的增加——达到所有就业人数 的20%——他们从事的专业领域相对来说一直是稳定的。1960年,半数以上的专业美籍华人在从事科研、财会、工程、制图和高校的教学工作,过半数的大学 教员教授工程或自然科学。

然而大体上来说,华人最初的经济起飞,不是借助于普通美国社会的专门化职业,而是立足于唐人街自身的商业活动。 华人无法获得美国一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周转资金,但这并不能阻止华人企业的兴起。一种轮流借贷的"标会"是华南人当中的传统组织,通过它可以筹集资金 用来投资。这种筹资方法本身很简单,每个成员轮流使用所有其他成员投入的会款。其成功的秘诀在于赖帐的人极少。一种强烈的个人和家庭的荣誉感,使得任何成 员都不会拖欠会款,果真某人欠帐,他的家庭将会代付。这种集资办法并非华人所独有。关键在于中国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家庭的荣誉感——使这种办法行得 通,而赖帐则将毁坏整个计划。直到1950年代,"标会"始终是唐人街集资的主要手段。
50a70003aee937441c5e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劳力短缺,这为华人,也正像为其 他种族和妇女一样,提供了许多新的工作机会。许多华人抛弃了唐人街的传统行当,转而投身于这些新的工作。勤奋的工作习惯和无需老板监督,这是第一代来美华 工的特点。歧视性的障碍一旦拆除,这些品质就成了劳工市场上起决定作用的有利条件。到1960年,华人从事专业工作和经商的,己经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数。1959年,美籍华人的平均收入超过了其他美国人。

随着这种明显的经济地位的上升,美籍华人的居住地开始分散开来。大多数美籍华人 己不再住在唐人街,唐人街的居民只是那些早期移民当中因无法返回祖国而被困在美国的上了年纪的老华侨,以及那些重蹈早期华人贫困经历的新一代华人难民。这 些难民在中国餐馆或轻工业部门干活,工时长,工资低。上了年纪的老华侨和新来的难民的存在,突出了下述两个矛盾的事实:一是尽管美籍华人作为一个整体。工 资高于全国平均数,但是唐人街低收入的华人却特别多;二是尽管美籍华人作为一个擎体,所受教育的水平(和质量)高于一般,但美籍华人当中的文盲比例却远远 高于全国平均数(是黑人的好几倍)。
为人民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5-4 19: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