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04|回复: 0

74岁农村老汉向全村广播40年,村民称很习惯没有影响自己生活

[复制链接]

8543

主题

1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857

终身成就勋章

admin 发表于 2018-1-15 08: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日人物王艳报道

四川省泸州市龙车镇阳坡村的一天是从6:30 的广播开始的,这个广播是74岁的村民汤永华义务播放的,如今已经持续了四十年。

一般情况下,汤永华的广播每天要放三次:6:30至8:00、11:30至13:00以及18:00至20:00。电视台、电台的新闻节目和天气预报是汤永华广播的主要内容,碰到重要的信息,广播会被延长。响了近40年,这声音已经融入村民的生活中。

上世纪七十年代,广播是乡镇、村社的主要宣传渠道,汤永华和其他村民一样,借此了解国家大事。可是后来广播停了,汤永华对每日人物记者说,“我想自己放。”于是,汤永华往返3个多小时,步行到尧坝镇买了收音机、扩音器和喇叭线,开始义务为村民放广播。

后来,他又先后买了接收机等设备,还安装了电视,接通卫星天线后,就能把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向村民们义务播放。如今,这台移动电视机,以及一个功放器、一个稳压器和一个遥控板,是他放广播的全部设备。
567f00000d5e8445389d

据村支书牟光彬介绍,广播的声音在村子里的几个社都能听到,“听众”大概四五百个人。有的村民家与汤永华家隔着一座山,但也能清晰地听到广播。每年大年初一,村里外出打工的人都会回来,汤永华就会把广播放上一整天,让小山村更热闹。

这么多年来,每天定时放广播成了汤永华最上心的事,据了解,汤永华自己平时出去种地,也会留意时间,时间到了就回家放广播。因为要定时播报,所以他去镇上赶集都是掐着时间坐车,掐着时间买东西,第一时间赶回家,按下转播的开关,接到喇叭上,村民就能听到电台正在播放的新闻。在很多村民的记忆里,汤永华很少出现“旷工”的情况。

汤永华的日子过得清贫,儿子在外打工,他和老伴在家里做农活,两只鸭子每天叫着,给家里增添了生机。平时连肉都不舍得吃的汤永华,却舍得在广播设备上花钱,第一套设备花了100元,当时,一家人挣工分,这个花费比一年的收入还要多。用来扩音的喇叭,75块钱一个,汤永华陆续买了三个。

1971年出生的村民代其德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听汤永华的广播,一直听到大。“这是一个挺好的事情啊,大家都在地里干活,那时候还没有手机,不知道时间,一听到他的广播就知道该回家烧饭了。”

除了时间功能外,这个广播也为很多村民提供了了解信息的渠道。村民们一边干农活,一边听广播,时间过得似乎很快,在广播里听到的新闻,要是感兴趣,就会在电视上去看。

如今,汤永华每年都会拿着身份证和户口本,走二里路去村支书那里领二百块钱。一开始他没想要钱,但村支书牟光彬说,这是对他的补偿。“每天坚持放广播,宣传政策,我们就每一年给他200块,一个是电费,再一个是确实辛苦。”

如今换了几任支书了,他们对汤永华的工作都很支持。

今年汤永华已经74岁了,村支书牟光彬说,“老人的身体也不如以前了,当然是想找人来接替他的工作,但是可能找不到这么热心肠的人了。”而汤永华则对每日人物记者说,“我的机子只要好,我就都在。”

一位村民对每日人物记者说,广播听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虽然天天都很早就开始播放,但是也没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为人民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5-5 07: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