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1|回复: 0

他从世博来--记丹麦著名旅美摄影家皮特 芬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9419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10-5-15 10: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 杨敬忠
刚刚在上海世博会的丹麦馆举办完个人作品秀,丹麦著名旅美摄影家皮特 芬克就风尘仆仆地赶回丹麦出席首届哥本哈根国际摄影节为他举办的个人摄影作品展。
当记者13日在展会上见到芬克时,他正在为一群刚刚购买了他摄影作品的参观者签名。记者问芬克对上海的印象如何?他说:“虽然我在纽约住了这么多年,但我还是被上海这座城市的多样化与国际化所深深撼动。上海是一座让人难以忘怀的城市。”
芬克擅长于用镜头冷静地记录同一地点不同时间下的特定时刻,最后用拼贴艺术的手法把所有场景合成为同一幅照片,构成现实与虚幻的强烈冲突感。芬克正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丹麦日记》系列作品是其摄影美学的最佳体现。
芬克为本次摄影节带来的是他用4年时间创作完成的摄影系列作品《巴比伦塔传补遗》,这也是他摄影生涯的奠基之作。就在记者和芬克交谈的时候,许多摄影爱好者来到展点,驻足在《巴比伦塔传补遗》的作品前细细观摩。
“巴比伦塔”来自圣经故事。人类曾经语言共通,他们联合起来建造了宏伟的“巴比伦塔”,然而上帝摧毁了这座塔并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人类从此陷入语言不通的混乱状态。芬克巧妙地运用了这个古老故事里的寓意,在纽约街头取景,在每一幅作品中都用16张取自不同视角的摄影作品组合成全景图。照片里人们各异却有序的行为仿佛在述说着后现代社会里的“巴比伦塔”故事。
本届摄影节的总策划和总负责人朱丽叶女士告诉记者,举办这次哥本哈根国际摄影节的主旨之一是要向世界宣传北欧的摄影艺术。包括丹麦在内,整个北欧的摄影艺术与美国、法国等国家相比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而这个区别却被长期地忽视了。北欧摄影师们通常选择自然光,喜欢干净的色调,注意光补偿的平衡,乐于表现静物,并不习惯于操纵摄影视角。
芬克的作品,无论是他正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的《丹麦日记》,还是在这次摄影节上所展出的《巴比伦塔传补遗》,都继承了北欧摄影艺术的传统:倾向于用纪录片的手法来还原或者是记录某个真实的时刻,其中也体现出摄影师独特的实验性探索精神。
创作了那么多题材的摄影作品,芬克期待有一天能够去中国、去上海拍摄风格更加独特的作品。他说:“我期待有一天能带着自己的相机去上海,用它创造上海的独特画卷。”
第一届哥本哈根国际摄影节12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安勒特酒店开幕,为期9天。来自美国、日本、英国、瑞典和丹麦等国的14位国际摄影名家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思维表达本届摄影节的主题“昼与夜”。
龙域物流微信 loonglogistics
龙域物流客服 53585678|50805588
龙域物流邮箱 info@loonglogistics.dk
龙域物流网页 www.loonglogistics.d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5-4 13: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