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佳实践区的丹麦馆提供儿童自行车,给孩子使用
目前,武汉市拥有机动车90.7万辆,且正以每月10万辆的速度在增长。再加上全市同时有5000个工地开工,为武汉的交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运行一年后,武汉市的公共自行车即将达到5万辆,租车卡用户可以达到100万。 前不久,本报开展了“我为畅通献一策“活动,激发了市民对交通的关注。在世博会上,我们看到了各国关于交通的一些新思维。 2010 年世博会最小的展馆是丹麦城市欧登塞馆,他能来到世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的自行车。 展馆负责人Madsen女士是一位高挑的丹麦美女。当听到记者介绍千里之外的武汉市大街小巷布满了环保自行车,她立刻睁大了眼睛:“是吗?欧登塞就是丹麦的武汉啊!” Madsen女士介绍,欧登塞是丹麦第三大城市,人口近18万,丹麦首条自行车道建于欧登塞。现今,在欧登塞自行车道总长已达 510 公里;平均每一个常住居民拥有超过 3 米的自行车道,居丹麦众城市之首。“在欧登塞,四分之一的出行所使用的工具是自行车。” 骑自行车从娃娃抓起 在展区内,十辆粉色的袖珍自行车很是可爱,这些小自行车是专门为世博会里的三岁以下小朋友设计的。 “孩童时期未成为自行车爱好者,那么他们长大之后也不太可能成为自行车爱好者;因此,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将自行车活动培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Madsen说,因此,他们给孩子专门设计了这一体验设施。 在欧登塞,80% 的学生骑自行车或步行上学。 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欧登塞强烈要求孩子的父母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不要用汽车接送。孩子到达入学年龄后,将被告知前往学校的安全路线,父母也会被告知如何能够按照上述路线与孩子们一同前往学校。欧登塞每四年会进行一次学校道路分析,指出危险路段及十字路口。 “在欧登塞,十个人里八个人有自己的自行车头盔”,Madsen从展台上拿下一个带彩虹条状花纹的头盔,戴在头上,她说,头盔的内层,是坚硬的塑料,外面,设计了可以灵活拆卸的花样头套,你可以个性化选择,让头盔成为配饰的一部分。 当然,戴头盔更多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她举例说,欧登塞与当地医院合作,急救科会给受过事故伤害的自行车爱好者发放头盔优惠券。 “在丹麦,无适当照明的情况下是禁止黄昏后骑自行车的”, Madsen指着一辆自行车的轮胎说,“你看,轮胎这有个发电装置,连接着灯泡,一摩擦提供了电能,这就是环保的自行车灯了”。 她说,如果所有的骑车人都安装了日间行驶灯,骑车人的事故受伤记录将下降近 10%。 在城市实践区的第二综合展区,有一座通体橘红的展馆,这就是德国城市不来梅馆。在展馆里,馆长霍夫曼夫人自豪地介绍着不来梅市政厅的酒窖、和前沿科技研究,但是其中最吸引记者的,还是和武汉“邻里合乘“和“环保自行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共享汽车”展区。 霍夫曼夫人介绍,“共享汽车”理念是帮助不来梅从60多个“最佳实践”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法宝。她说,平均一辆私家车每天只能使用一个小时,汽车寿命中大部分时间被闲置了,车主还要投入办照、保险、保养等大量费用。因此,不来梅市的政府和企业就有了建一个“汽车共享俱乐部”的设想,市府免费划拨停车位,企业负责运营和汽车维护。她说,对于每年只跑1万公里以下的汽车,“汽车共享”是最省钱的办法。 不来梅是德国乃至欧洲在汽车共享领域内的先锋城市。如今,在不来梅有大约160 辆“共享汽车”,5500多名市民参与。这些车分布在市区的40多个站点。一辆共享的汽车能平均取代大约6辆私家车——这有助于缓解停车位紧张,减少公路上的车流量。 “需要用车的市民,打一个电话或发一个伊妹儿,就可以收到一个启动车旁电子锁的密码,输入密码就可以拿到钥匙。”根据霍夫曼夫人的说法,这种类似于武汉的“邻里合乘”+“公共自行车”的方式,目前在德国已经有23000多用户。她说,在武汉推广的话,6400辆车可发挥4万辆车的作用,对缓解武汉交通有明显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