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1956年出生于丹麦,毕业于丹麦电影学院。属于正在和即将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起着不可估计的影响的新锐导演,被誉为“现代丹麦电影的一面旗帜”。丹麦,这个位于世界北欧的国度,曾经诞生过伟大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它的电影产业,作为欧洲电影不可低估的一分子,曾经一度出口美国,甚至诞生过默片时代最伟大的电影大师—卡尔·西奥多·德莱叶。作为丹麦影坛首屈一指的电影大师,卡尔·西奥多·德莱叶于1928年执导的《圣女贞德受难记》被誉为“电影史上探索人类灵魂的密度最大的一部影片”,其经典地位至今无人撼动。而拉斯·冯·提尔,作为现代丹麦电影崛起的新生力量,在走在通过大师的道路上,并有望与德莱叶并驾齐驱,成为丹麦电影上两颗璀璨的双子星。 1996年,对于拉斯·冯·提尔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具有深长意味的年份,随着他执导的电影《破浪而出》在戛纳电影节上赢得持续不断的掌声,并夺得当年的戛纳评委会大奖,拉斯·冯·提尔声名鹊起,完成了他从欧洲导演走向世界的过渡。从欧洲三部曲(犯罪元素、瘟疫、欧洲特快车),到良心三部曲”(破浪而出、白痴、黑暗中的舞者) ,再到美国三部曲(狗镇、曼德勒、华盛顿),可以看作是他导演电影初露峥嵘—声名鹊起—持续深入的三个阶段,也是他电影技术风格化、个人化和主题成熟深入化的三个阶段。而对于他的风格化电影,早在1995年,他和四位丹麦导演共同签署的“DOGMA95”宣言,从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他走向成功的可能。这个宣言一共有10条,其意图在于反对电影产业的过度技术化,还原电影的本质,“挽救已经濒临死亡的电影艺术”,其具体内容如下:1.必须实地实景拍摄,不可以搭布景和使用道具。如果必须使用道具,则必须去有道具出现的地方拍摄。2.不可以在影像之外加入额外的音响效果,除非该音乐在拍摄时正在播放。3.必须采用手提摄影方法。4.必须使用彩色。不能制造特殊的灯光效果,如果现场太暗,暴光不足,可以在摄影机上加机顶灯。5.不可以使用任何滤镜。6.不可以有表面化处理的场面,如谋杀等。7.故事必须发生在现代的环境里。8.不可以拍摄类型电影。9.电影制式必须是35毫米。10.导演的名字不可以在片头和片尾出现。这个宣言,被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特鲁奇认可为:“这简直就是电影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