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0|回复: 0

2013年中国出境游预计将接近一亿人次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1006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13-11-8 10: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携程旅行网旅游事业部副总经理何勇11月6日在携程旅行网、丹麦羽毛球联合会、斯堪的纳维亚旅游局联合新闻发布会暨2014丹麦羽毛球世锦赛旅游产品发布会上表示,2013年中国出境游预计将接近一亿人次,正在从走马观花式的大团游向自由行和深度游转变。

  近日,携程旅行网携手丹麦羽毛球联合会、斯堪的纳维亚旅游局(丹麦国家旅游局中国市场官方代表机构,又称北欧旅游局)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在华独家推出丹麦“2014羽毛球世锦赛”自由行产品,并将正式启动丹麦深度游项目,联合在国内打造推广这一新兴的度假目的地。

  对此何勇称,丹麦这类有着优厚人文历史资源和现代时尚气息的欧洲深度旅游目的地,对于中国旅游者非常有吸引力。携程也在全力开发欧洲目的地市场,此次与丹麦相关机构达成合作,成为斯堪的纳维亚旅游局丹麦“2014羽毛球世锦赛”自由行产品的独家合作伙伴,将通过开发新型的主题旅游产品以及强大的互联网营销推广,吸引中国游客赴“童话国度”丹麦旅游。

  “这次合作也完善了携程的全球性出境游网络,加强了携程作为中国最大的的综合性出境游服务平台的领先优势。据了解,携程目前为九千万会员提供自由行、团队游、半自助以及当地游、租车、签证、门票、邮轮等产品与服务,覆盖全球300余个热门目的地,是国内最大的‘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

  在中国出境游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北欧丹麦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羽毛球世锦赛、直航等利好来争取中国游客的青睐。作为“安徒生的故乡”,2013年预计中国游客在丹麦的酒店间夜数将达到15万的历史新高,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5%。2014年8月25日至31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办的羽毛球世锦赛,预计明年中国赴丹麦游客数量将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丹麦羽联首席执行官Ms.Charlotte Malmroes。表示,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巨大、增长迅速,是丹麦最为重视的新兴市场之一。丹麦不仅是众多游客心目中的童话国度,也是代表世界高水平羽毛球运动的圣地,丹麦羽联会用独特的丹麦方式举办这一届 “2014羽毛球世锦赛”,力求使观众有更多的机会和自己喜爱的羽毛球运动员亲密接触。北欧航空(SAS)于2012年重新开通了每周5班从上海直达哥本哈根的航线,同时,中国游客申请丹麦签证的时间今年也达到了创纪录的平均3个工作日。丹麦羽联选择与中国领先的在线旅游服务商携程达成合作,就是希望借此平台加大丹麦旅游在中国市场上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丹麦认知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大力促进中国游客赴丹麦旅游及观赛,同时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未来进一步合作开发中国市场。

  据了解,通过此次合作,携程享有赛事门票和酒店等独特资源,将在2014年推出专为旅游和运动爱好者打造的丹麦羽毛球世锦赛之旅,预计在2014年1月1日开始售卖,凡购买世锦赛期间出行的携程相关旅游产品,中国游客将会免费获得丹麦羽毛球世锦赛的赛事门票。并将开发更丰富的北欧旅游行程,计划推出自由行、团队游、半自助游等产品,满足更多出境游客的需求。未来携程有望将丹麦这一新兴旅行目的地打造成欧洲又一旅游亮点。

“在加拿大路易斯湖畔,你会看到一只狗陪着游客遛弯。它可是费尔蒙路易斯湖畔酒店的正式员工,它的工作职责就是陪客人去遛弯。”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青旅”)党委委员、市场推广部总监葛磊说,在加拿大和欧洲有很多百年古堡改成的酒店,并且非常注重自身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开发,以及文化的融合与挖掘。

  “你总能在这些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地方,找到富有趣味感的小故事,它让文化和旅游成为两个不可分的主体。”葛磊说,对文化而言,旅游是其商业化、活性化的最佳载体,对旅游而言,文化是其产业升级、提升客户体验的核心路径。

  文化在旅游领域的渗透,不但要充分尊重传统,更要寻求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这才是破题的关键。

  “活”的文化

  据国家旅游局的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1~9月来华入境人数为9606.96万人次,同比下降3.14%,其中,外国人1936.31万人次,同比下降5%.

  “入境游市场持续下滑,到中国来的外国人越来越少,这其实是应该引起警惕的。”葛磊表示,这种现象不能单纯归结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对比周边的日本、泰国、印度,近两年这些国家的入境游增速是非常快的。

  在葛磊看来,除了自然生态恶化以及旅游产品的模式单一等因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在自身文化的传承、展示和体验上做的非常不好。目前,国内还处在观光游的阶段,大部分的景区以门票收入为主,但“门票经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景区文化开发的局限性。

  “在国内,看到的大多是‘死’了的文化。走马观花的模式,同质化的景区建设,让人们无法在自然风光中,深入的了解当地的历史、宗教、文学、科技等。”

  刘云山曾在海南调研时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寻找“文化灵魂”成为旅游业的当务之急。

  “对于旅行社来说,在旅游线路、产品设计上,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其文化体验,是未来体现竞争力和差异化的关键。”

  葛磊说,特别是《旅游法》出台后,中青旅会更加重视产品的改善。在根据目的地的特点,提前设计旅游路线时,会更加着重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比如,游客可以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更长,会去了解建筑背后的故事;会到当地做家访;会参加当地的节庆,体验民族特色文化等。

  “刚才开会,我们还讨论,自由行不光售卖的是酒店、机票和攻略,实际上应该引导客人去发现不同地方的魅力。”葛磊说,未来,会计划发起“有故事的旅行”,让消费者去发现眼睛之外的东西。

  在景区开发方面,则需要更深入融合文化的概念。从观光型到度假型,再到文化型,正是凭借着文化的引擎,让古老的乌镇,重新恢复生命力。

  乌镇本就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

  一千多年前,世称邵明太子的萧统,跟随齐梁文坛领袖沈约,在这里,留下了一段师生共读的佳话,更留下了邵明书院的文化传承。

  之后,这里养育了著名的理学家张杨园、著名藏书家鲍廷博,到近、现代的文学巨匠茅盾、漫画家丰子恺、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师孙木心等,他们使乌镇的历史充满了文化的韵味。

  然而,仅凭过去的光环,并不能完全成就今天的乌镇。

  没赶上第一波改革浪潮的乌镇,在1999年才正式“改造”,并从一开始,就很注重文化基因的融入。

  初步完成古镇复原的乌镇,第一件事,就是把茅盾“请”回了家乡。2000年11月11日,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首次回到茅盾的家乡乌镇举办。活动过后,中国作协还宣布将乌镇作为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

  引来文化“凤凰”的乌镇,2001年1月1日,第一天正式开放就迎来了6000多人次游客。

  2003年,黄磊自导自演的首部电视剧《似水年华》播出,让乌镇成为“爱情童话”的最佳发生地,更成为景区与影视文化双赢的典范。

  因为《似水年华》而与乌镇结缘的黄磊,十年后,又再次让乌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3年5月8日,由陈向宏联合华语戏剧界知名导演赖声川、孟京辉、黄磊共同发起的首届乌镇戏剧节在乌镇开幕,历时11天的戏剧节,让乌镇拥有了国际范儿。

  戏剧节期间,尤金诺·芭芭带领欧丁剧场,在蚌湾剧场对面的秀水廊剧园上演代表作《鲸鱼骨骸内》。初到乌镇的尤金诺·芭芭,发现乌镇和自己耕耘多年的丹麦小镇赫斯特堡颇有几分相像。

  1960年代,人口3.4万的小镇赫斯特堡日渐萧条。小镇把尤金诺·芭芭和他创办的诺丁剧团请到镇上,初衷是“如果镇上有文化生活,年轻人是不是就不会离开”。

  乌镇也有同样的愿望。葛磊说,未来,乌镇希望成为中国的爱丁堡,打造成一个拥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交流中心。

  当然,国际化的代价也是不菲的。为戏剧节,乌镇新建改造了4个剧场,由台湾建筑师姚仁喜设计的乌镇大剧院则用时3年耗资4亿多元,其中土建成本约1.3亿元,室内装修1亿元,机电安装1.7亿元。

  据说,当初姚仁喜是因为赖声川的一句“这里是‘楚门的世界’”,才决定设计乌镇大剧院。这“楚门的世界”背后的“金主”正是中青旅。

  商业转化力

  中青旅2013年10月15日发公告称,拟以不低于15.88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不超过7800万股,募资不超过12.3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持增乌镇股份至66%.

  这也从侧面说明,当年中青旅投资乌镇很有眼光。2007年1月5日,中青旅以现金3.55亿元为乌镇旅游增加注册资本1.5亿元,其余部分记入乌镇旅游的资本公积金。

  中青旅的注资是战略需要。1996 年,中国有4252 家旅行社,2007 年,旅行社数量猛增到18943 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而同期入境游、国内游旅游人次复合增长率却只有8%,旅行社已进入完全竞争的阶段,行业整体陷入长期低毛利率时期。

  面对市场的变化,中青旅最终确定了以旅行社业务为主干,以景区和酒店业务为两翼的业务架构,乌镇成为首个试验田。

  “当时中青旅介入乌镇的开发,主要把资金用于西栅这个新景区的建设。”葛磊介绍说,东栅是与其它古镇类似的“观光型”景区,而西栅则是一个“度假体验型”的景区。

  插上资本翅膀的乌镇,并没有偏离文化的轨道。西栅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 万平方米,并巧妙利用部分老建筑,改建出各类风格的民居特色客房和各种档次的度假酒店、会议中心和商务会馆。

  “文化型的酒店会越来越多的存在于度假目的地中。围绕着传统水乡的文化遗迹和生活氛围,所做的开发,才真正吸引人。”葛磊说,“从几百元的民宿到一万元的会所,乌镇旗下已经发育了十几个不同档次不同风格的酒店品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让更多的游客愿意在乌镇停留下来。”

  留下来的游客,需要更多元化和生活化的文化体验。为此,乌镇复原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织染、酿酒、缫丝、制酱等手工作坊,不仅能让游客感受古老的传统工艺和文化,更能动手体验,同时带动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销量。

  “游客停留的时间加长,同时消费也会增加,所以现在乌镇门票收入已不是最大的收入来源了,更多的依托酒店、餐饮、购物等。”完美的融合了观光与度假功能的乌镇,不再仅仅是一幅平面的风景画,而是可以多元立体体验的“乌托邦”。

  完成一系列文化“布局”的乌镇,其商业转化力,也没有让投资者失望。据统计,乌镇旅游公司2012年年度净资产为15亿元,实现营收6.9亿元,净利润2.3亿元;截至2013年6月30日末,净资产为16.41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净利润1.34亿元。“文化复兴”后的乌镇获得商业上的极大成功。

  “在旅行中,真正感染人的部分,是每个不同的地方对自己传统的珍视,同时,这种传统在当下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生命力。”

  “我个人不会把乌镇看成是一个单纯的古镇,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中国的迪斯尼,一个江南水乡版的主题公园,因为对乌镇的改造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原,更把现代服务业的品质感渗透到景区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事实上,乌镇是给游客们造了一个梦,一个江南水乡的梦,乌镇的建设者和经营者们更像是造梦师的角色。”葛磊说,旅游是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消费,只有文化的深度介入,才能让旅游带给消费者更丰富的体验,这也是当下旅游业转型破题的关键。

近日网友会发现,昔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太原滨河一号饭店,推出了网上团购套餐。这家被公认“省内最贵”的餐厅,素来披着神秘面纱。“在滨河一号吃过饭”,绝对是件值得经常炫耀的事。有网友戏称,不带三两万的现金,没开百万以上的豪车,最好别去那儿“丢人”。

  民间“喊贵”的呼声中,这家饭店生意一度火爆。滨河一号原店总郭瑞连回忆说,以往快到饭点的时候,她的手机就停不下来,订餐的,调座的,全是高端客户,晚了就没有包间了。如今,1300多元的婚宴套餐也出现在这个酒店的报价单上。与之相配套,原来的7个奢华包间被全部打通,装修成了宴会大厅。比价格更亲民的是,这家饭店换了个名字:“滨河烤鸭店”。

  现在,情况变了,餐饮企业纷纷感觉寒风刺骨。海天海世界贵宾楼的餐饮经理鲁雪英说,以往熟悉的官员,好久都没见着面了,老板们也来的少了。“官消”釜底抽薪,高成本支撑下的炙热盛景摇摇欲坠。

  比起表面的冷清,统计数据或许更寒冷:今年三四月份,滨河壹号营业额同比下滑40%,到6月,下滑幅度最高达70%。新出炉的全省前三季度消费数据显示,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持续出现负增长,第一、二、三季度增速分别为-9.2%、-20.4%、-23.1%。不少高端酒店挣扎在关店的边缘。

  滨河一号周边,天天渔港、东港海逸、阿一鲍鱼、海世界,纷纷弯下高贵的身段,向普通大众频送秋波。

  转型!转型!所以高端餐饮企业都在振臂高呼。

  怎么转?转向哪里?迎难赴战还是降价求生?价格和质量孰重孰轻?四向突围的餐企巨头们最终抱团碰头,谋求新生之道。

  此时,一份“食博汇”的餐饮整合方案摆在山西省烹饪协会会长冯守瑞面前,已经四易其稿。

  这份还未最后定稿的中国山西餐饮文化产业示范园项目,让人眼前一亮。餐饮价格指数,中央厨房,云会所,餐饮总部基地,美食文化主题公园等新鲜词汇被一一提及。冯守瑞说,这个项目就是要通过区域餐饮巨头的多元化、品牌化、资本化的股份模式,打造全产业链的餐饮航母。

  所谓“股份模式”,就是各大巨头按比例出资入股,集体经营,集体分红。记者采访时,已有十余家企业加入这个项目。

  一些餐饮专家也表示,山西餐饮必须突破观念、体制、地域的藩篱,走大联合、大发展的路子,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不掉队。充分发挥各自在生产、技术、渠道、供应、营销、管理等方面的聚集优势,或许是山西餐饮集体升级提档的好机会。

  集团化运作的山西餐饮业,能否在市场洗牌之后弯道超车,提质创利,树起山西品牌?让我们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2 04: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