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80|回复: 3

世界“最干净”国家怎样反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0978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12-12-20 10: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提要]  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组织,从1995年起,每年都通过“清廉指数”为世界各国的廉政状况打分。在12月5日公布的“2012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176个国家和地区中,新西兰、丹麦和芬兰,并列第一;索马里和阿富汗,则并列倒数第一。


2012“清廉指数”排名较前的国家和地区

  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组织,从1995年起,每年都通过“清廉指数”为世界各国的廉政状况打分。

  在12月5日公布的“2012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176个国家和地区中,新西兰、丹麦和芬兰,并列第一;索马里和阿富汗,则并列倒数第一。

  其他国家中,美国排名19,德国13,日本17,中国香港位列第14,俄罗斯则排在第133位。

  ■年轻人进入公务员系统,如果琢磨着走后门或请客送礼,会让对方觉得人格受辱,事情反而办不成。

  ■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丹麦人的收入差距并不大,每人都能轻易在网上查到王子、王妃的财产。

  ■丹麦法律规定,企业若出于商业目的,为政府官员安排旅行、赠送礼品,均属犯罪行为,即使被对方拒绝,亦视为犯罪。

  ■在芬兰,任何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接受他人赠送的任何礼物。即使是私交,礼物价值也不能超过25美元,且需上网申报。

  不仅在今年的清廉排行中,新西兰、丹麦和芬兰名列榜首,在去年的排名中,这3国也是“好学生”:新西兰第一,丹麦、芬兰并居第二。而且,新西兰已经连续7年蝉联了第一。

  “前三甲”各有反腐“杀手锏”

  “透明国际”将这3个“最干净”国家的成功,归因于“政府的政治意愿”、“立法机制对公务员的强力约束”和“公众行为对规则的重视”。

  英国《独立报》认为,广泛细致的规范、透明的公开制度、强大的舆论监督、高度法制化的控权制度和良好的廉政文化,是这3个国家共同的反腐经验,但具体到各国,又各有各的优势。

  在丹麦,深入人心的廉政文化、平等的宗教传统和对防腐拒腐系统教育的重视,有效遏制和减少了人们对金钱的心理需求,使反腐变成一种理所当然的社会现象。这促成了丹麦的清廉,也让丹麦在今年联合国首次发布的“全球幸福指数”排名中,当选“最幸福国家”。

  每年,丹麦都会花大量人力、物力培训丹麦企业,教它们如何应对腐败环境。年轻大学生一进入公务员系统,首先面对的就是接二连三的培训。如果琢磨着走后门或请客送礼,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人格受侮辱,让事情办不成,这是条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

  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丹麦人的收入差距并不太大,人人都可在网上查到皇室成员的财产预算和支出。就连皇宫,都只有外观朴素的四栋小楼,民众与车辆可以自由穿梭其间。

  2008年11月,丹麦出台刑法修正案,明确将“向政府官员行贿和政府官员受贿为”视为犯罪,向外国官员行贿,同样是犯罪行为。同时,企业若出于商业目的为政府官员安排旅行、特殊服务以及赠送礼品,均属犯罪行为,即便对方拒绝,亦视为犯罪。这为丹麦的清廉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证。

  高度健全而又保持较高独立性的司法体系,是新西兰保持清廉的“杀手锏”。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西兰就对政府管理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配合经济领域的自由化和私有化。

  1982年通过的《官方信息法》保证了政府作为的公开透明。1988年又通过了《国有部门法》,改革之后的公务员系统将很多职能转移或下放给半官方或民间机构,政府机关只扮演政策统筹和调控的角色,不涉足具体运作。这种“小政府、大社会”的架构,从根源上断绝了钱权交易和权力滥用的可能。1989年,新西兰又通过《公共财政法》,规定了高度透明和详细明确的预算制度。

  而对芬兰来说,细化到琐碎、严格到苛刻的制度规定,是最好的“防腐剂”。

  芬兰法律规定,任何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接受他人赠送的任何礼物。即使是关系特殊的私交,礼物价值也不能超过25美元,且需上网申报。这样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公务员“吃请”,一般来说,喝杯啤酒或吃个三明治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喝了葡萄酒,问题就大了,即使是白开水,也一定得数好了能喝几杯。

  如果有人突破了这个“最低标准”,被人举报了,那就不但毁了名声、砸了饭碗,还会锒铛入狱,官员们因此绝不敢轻易触碰腐败这根“高压线”。

“鸡毛蒜皮”的小案让高官身败名裂

  由于清廉观念深入人心,在这3个国家中,人们对腐败堪称“零容忍”。

  丹麦“30年来最大宗的贿赂案”发生在2005年,移民官收受中国留学生贿赂,金额约1万美元。而另一次轰动性的腐败案则发生在2002年,时任哥本哈根市法鲁姆区区长因挪用公款用于个人吃喝,被判入狱。

  新西兰一位有望竞选总理的“重量级”内阁高官,则因为两瓶酒丢了乌纱帽。2010年2月5日,新西兰房屋部长希特利约朋友来家里共进晚餐,下班后路过超市买酒时,发现没带钱包。短暂犹豫后,他拿出了政府专用于公务招待的信用卡,刷了1000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买了两瓶酒。次日,他以“上次会议的餐费”名义,报销了此钱。

  几天后,政府的审计员就从报销账单中发现了漏洞,将这一“重大发现”汇报上级,政府很快立案调查。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希特利先退钱,后道歉,最后递交了辞呈,并等待法院的刑事判决。而百姓们,还为这一“特大案件”举行了大规模游行示威。

  芬兰最近的一桩案子也发生在10年前,时任文化部长林登批准向一家高尔夫公司提供17万欧元的政府资助,而她和丈夫都拥有该公司股份,政府司法总监闻讯立即展开调查。事情曝光仅一周,林登便下了台。

  不过,根据“透明国际”的报告,即使是这3个“好学生”国家,也没能完全杜绝腐败,主要威胁来自政治和商业间的联系,如公共采购。此外,各政党间的利益冲突和政党融资的不透明,比如“在一些公共部门的合法信息公开中,豁免条款有时被滥用”,也影响着这些国家的清廉分数。

  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组织,从1995年起,每年都通过“清廉指数”为世界各国的廉政状况打分。

  在12月5日公布的“2012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176个国家和地区中,新西兰、丹麦和芬兰,并列第一;索马里和阿富汗,则并列倒数第一。

  其他国家中,美国排名19,德国13,日本17,中国香港位列第14,俄罗斯则排在第133位。

  ■年轻人进入公务员系统,如果琢磨着走后门或请客送礼,会让对方觉得人格受辱,事情反而办不成。

  ■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丹麦人的收入差距并不大,每人都能轻易在网上查到王子、王妃的财产。

  ■丹麦法律规定,企业若出于商业目的,为政府官员安排旅行、赠送礼品,均属犯罪行为,即使被对方拒绝,亦视为犯罪。

  ■在芬兰,任何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接受他人赠送的任何礼物。即使是私交,礼物价值也不能超过25美元,且需上网申报。

  不仅在今年的清廉排行中,新西兰、丹麦和芬兰名列榜首,在去年的排名中,这3国也是“好学生”:新西兰第一,丹麦、芬兰并居第二。而且,新西兰已经连续7年蝉联了第一。

“前三甲”各有反腐“杀手锏”

  “透明国际”将这3个“最干净”国家的成功,归因于“政府的政治意愿”、“立法机制对公务员的强力约束”和“公众行为对规则的重视”。

  英国《独立报》认为,广泛细致的规范、透明的公开制度、强大的舆论监督、高度法制化的控权制度和良好的廉政文化,是这3个国家共同的反腐经验,但具体到各国,又各有各的优势。

  在丹麦,深入人心的廉政文化、平等的宗教传统和对防腐拒腐系统教育的重视,有效遏制和减少了人们对金钱的心理需求,使反腐变成一种理所当然的社会现象。这促成了丹麦的清廉,也让丹麦在今年联合国首次发布的“全球幸福指数”排名中,当选“最幸福国家”。

  每年,丹麦都会花大量人力、物力培训丹麦企业,教它们如何应对腐败环境。年轻大学生一进入公务员系统,首先面对的就是接二连三的培训。如果琢磨着走后门或请客送礼,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人格受侮辱,让事情办不成,这是条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

  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丹麦人的收入差距并不太大,人人都可在网上查到皇室成员的财产预算和支出。就连皇宫,都只有外观朴素的四栋小楼,民众与车辆可以自由穿梭其间。

  2008年11月,丹麦出台刑法修正案,明确将“向政府官员行贿和政府官员受贿为”视为犯罪,向外国官员行贿,同样是犯罪行为。同时,企业若出于商业目的为政府官员安排旅行、特殊服务以及赠送礼品,均属犯罪行为,即便对方拒绝,亦视为犯罪。这为丹麦的清廉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证。

  高度健全而又保持较高独立性的司法体系,是新西兰保持清廉的“杀手锏”。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西兰就对政府管理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配合经济领域的自由化和私有化。

  1982年通过的《官方信息法》保证了政府作为的公开透明。1988年又通过了《国有部门法》,改革之后的公务员系统将很多职能转移或下放给半官方或民间机构,政府机关只扮演政策统筹和调控的角色,不涉足具体运作。这种“小政府、大社会”的架构,从根源上断绝了钱权交易和权力滥用的可能。1989年,新西兰又通过《公共财政法》,规定了高度透明和详细明确的预算制度。

  而对芬兰来说,细化到琐碎、严格到苛刻的制度规定,是最好的“防腐剂”。

  芬兰法律规定,任何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接受他人赠送的任何礼物。即使是关系特殊的私交,礼物价值也不能超过25美元,且需上网申报。这样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公务员“吃请”,一般来说,喝杯啤酒或吃个三明治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喝了葡萄酒,问题就大了,即使是白开水,也一定得数好了能喝几杯。

  如果有人突破了这个“最低标准”,被人举报了,那就不但毁了名声、砸了饭碗,还会锒铛入狱,官员们因此绝不敢轻易触碰腐败这根“高压线”。

“鸡毛蒜皮”的小案让高官身败名裂

  由于清廉观念深入人心,在这3个国家中,人们对腐败堪称“零容忍”。

  丹麦“30年来最大宗的贿赂案”发生在2005年,移民官收受中国留学生贿赂,金额约1万美元。而另一次轰动性的腐败案则发生在2002年,时任哥本哈根市法鲁姆区区长因挪用公款用于个人吃喝,被判入狱。

  新西兰一位有望竞选总理的“重量级”内阁高官,则因为两瓶酒丢了乌纱帽。2010年2月5日,新西兰房屋部长希特利约朋友来家里共进晚餐,下班后路过超市买酒时,发现没带钱包。短暂犹豫后,他拿出了政府专用于公务招待的信用卡,刷了1000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买了两瓶酒。次日,他以“上次会议的餐费”名义,报销了此钱。

  几天后,政府的审计员就从报销账单中发现了漏洞,将这一“重大发现”汇报上级,政府很快立案调查。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希特利先退钱,后道歉,最后递交了辞呈,并等待法院的刑事判决。而百姓们,还为这一“特大案件”举行了大规模游行示威。

  芬兰最近的一桩案子也发生在10年前,时任文化部长林登批准向一家高尔夫公司提供17万欧元的政府资助,而她和丈夫都拥有该公司股份,政府司法总监闻讯立即展开调查。事情曝光仅一周,林登便下了台。

  不过,根据“透明国际”的报告,即使是这3个“好学生”国家,也没能完全杜绝腐败,主要威胁来自政治和商业间的联系,如公共采购。此外,各政党间的利益冲突和政党融资的不透明,比如“在一些公共部门的合法信息公开中,豁免条款有时被滥用”,也影响着这些国家的清廉分数。
龙域物流微信 loonglogistics
龙域物流客服 53585678
龙域物流邮箱 info@loonglogistics.dk
龙域物流网页 www.loonglogistics.dk

170

主题

573

回帖

7832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7832
pepsibear 发表于 2012-12-21 09: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是白开水,也一定得数好了能喝几杯”笑死我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408

主题

4788

回帖

1万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19156
Beretta 发表于 2012-12-21 13: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腐败还是有的
只是没炒到
进集中训练营

17

主题

1248

回帖

4856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4856
美丽 发表于 2012-12-21 21: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那个前什么党的主席给老公公司做了几百万的案子,也应该算贪污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11-10 03: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