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41|回复: 0

在丹麦图书馆“读人”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9453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11-12-6 10: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前不久带侄女去丹麦,见识了那儿特殊的图书馆真人图书馆。

  侄女是一个追星族,非常向往纸醉金迷的夜生活,为此还逃过学。她父母多次苦口婆心劝说她,总听不进去。后来,有朋友推荐了国外的几家真人图书馆,说那儿能找到一些思想跟她一样的人,通过他们现身说法,也许说教效果比父母和心理医生好得多。

  通过翻译的介绍,我们很顺利地在那儿找到一本“真人书”,她的名字叫詹妮斯,是一位40来岁的女性。她告诉侄女,她年轻时做过舞女,每天和香烟、烈酒打交道,被一大堆富男宠着,虽然有花不完的钱,但早出晚归,累心累神,几乎没一天是清醒的;后来,她还染上了吸毒。詹妮斯一边说,一边卷起衣袖,让我们看她手臂上的针孔。

  那天,侄女跟詹妮斯聊了近三个小时,詹妮斯显然对这位国外的年轻朋友产生了兴趣,谈兴十足,俨然像一位心理医生。整个交流过程是免费的,事后,我付了翻译100欧元做小费。

  那天阅览大厅里看“真人书”的读者,只有七位。阅读“真人书”,需要提前预约,一般会在一周之内有回应。丹麦真人图书馆创办于2000年,是全欧洲开办最早的。截止目前,“真人书”的种类涉及球迷、女消防员、殡葬经理、女权主义者、治疗康复师、流浪汉、艾滋病患者、警察、素食者、男女同性恋、政客、脱衣舞女郎、新闻记者、外来移民、残疾人等20多个类别,被阅读的对象大多数是志愿者。个别身体和生活上有不便的“真人书”,图书馆会发给一定的特殊津贴。

  和纸质图书馆相比,“真人图书馆”不仅能听、能说,更重要的是,读者们遇有疑问,可以第一时间和“真人书们”现场交流。我问过詹妮斯,打算做多久的“书”?会不会对这项工作厌倦?她说这些问题还没想过,只是觉得与大家交流,特别是能帮助一些陌生朋友,自己感到很充实和快乐。

  虽然是一件惠及大众的好事,但要招募到一本理想的“真人”书并不容易。因为“真人们”是免费被借阅的,这些人不光要有充足的时间,还得具备相应的人生经验、出众的沟通与表达能力,以及助人为乐的思想。“真人图书馆”更需要不菲的经费来维护运转,这些资金的来源,有民间团体、有慈善家,还有国家机构。像“丹麦真人图书馆”,除了政府投入之外,每年还能从欧洲议会那儿得到100-200万欧元的补助。

  据说2009年3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尝试“真人图书馆”。翌年,洛阳的某个英语沙龙也模仿着做起来,而台湾世新大学图书馆则将教师作为“真人图书”纳入了馆藏。(蒋平)来源中国妇女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5-9 02: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