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75|回复: 0

丹麦大妈趣说扬州评话 写10本有关扬州话著作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9435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优秀斑竹勋章曾任斑竹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龙一 发表于 2011-4-8 07: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扬州大学文学院来了个雪肤碧眼的“洋大妈”,身边没有翻译,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她即兴讲出的大段扬州评话《武松打虎》,更赢来听众如潮的掌声。洋大妈叫易德波,丹麦人,为了研究扬州评话,她16次造访扬州。一个外国学者,为何如此钟情中国的评话,她的心底到底有着怎样的情结?为此记者走近易德波,探询她眼里的“扬州评话”。
  “这已经是我第16次来扬州了!”演讲中,易德波连连感叹。从1986年第一次来扬州学习评话开始,距今已经25年了。易德波说,爱上扬州话,她最要感谢的是她在巴黎结识的一位名叫朱家天的扬州人。从朱家天口中,她了解到很多关于扬州的故事。慢慢地,易德波喜欢上了扬州,喜欢上了中国。在那时候的易德波眼中,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而扬州则是一座极具骨气和英雄气概的美丽城市。
  从结识朱家天那天起,易德波每天下午都和他“说话”,用录音机记下他说的每一句话,研究扬州话的发音特点。8个月的巴黎生活,易德波记录了难以计数的扬州方言的发音,正是借助这份资料,让易德波完成了自己关于扬州方言的硕士论文。曾经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喜欢扬州话时,她认真地回答:“扬州话,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
  1986年,易德波第一次到扬州。本以为扬州评话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肯定已经消亡了,但她惊讶地发现,扬州有太多熟悉评话的老艺人,她结识了扬州评话艺人李兴堂,并用小录音机录下李兴堂现场表演的扬州评话《武松打虎》。回到丹麦后,她将这段扬州评话用语音记录下来,这也成为她研究扬州评话最初的资料。
  此后20多年时间内,易德波先后15次来扬州,寻访当地的民间老艺人。在她写下的23本著作中,包括《扬州评话探讨》、《中国说唱文学》在内,有10本跟扬州话有关。
  通讯员 董鑫 本报记者 陈咏

龙域物流微信 loonglogistics
龙域物流客服 53585678|50805588
龙域物流邮箱 info@loonglogistics.dk
龙域物流网页 www.loonglogistics.d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龙域丹麦华人网

GMT+1, 2025-5-6 12: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