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在全球化上“退、缩、反、逆”,中国用“一带一路”引领进步潮流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7-11-14 12: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十九大后的首次重要出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APEC之行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细心的人们或许会发现,在多个双边或多边场合,习近平都谈到了“一带一路”。比如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发表的主旨演讲中,他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贯穿其中的就是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什么要强调“丝路精神”?中国如何加强与各国、各地区的人文交流?11月8日,由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上海欧洲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丝路精神与文明交流”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举行。

47300004b07d3fc14240

研讨会现场。 王珍 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上海市社联学会处处长王克梅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全球化上“退、缩、反、逆”,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为国际社会带来了新鲜空气,掀起了新的进步潮流。“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贸合作通道,更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古代丝绸之路将灿烂辉煌的几大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积累了珍贵的文明财富。努力发掘“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国家文明的时代价值,使其在交流互鉴中发扬光大,是对古丝路精神的传承,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同时,坚持弘扬“丝路精神”也彰显了绵延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内涵和特色,为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价值,对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潘光作了主旨发言。潘光指出,古代丝路精神是商品、文化、技术的交流,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很好地概括了现代的丝路精神。他同时指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文明涵盖区域之间存在连接地带或断裂带,因此在文明交流过程中既包括交融、交汇,也包括摩擦与冲突。但交融、交汇是主流,摩擦、冲突是支流。消除摩擦、避免冲突的有效路径是文明对话,其基础是消除不同宗教和民族之间的误解和偏见,特别要防止极端思想影响青少年。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不同文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对话。
在交流发言中,多位学者围绕中俄人文交流、“一带一路”与中国丝路学的振兴、欧亚文明对话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汪宁指出,近几年来,中俄人文合作力度非常大、项目非常多、范围非常广。两国高层均十分重视人文合作机制。中俄民间往来也越来越密切,两国的文化、产品、品牌、教育、语言等元素正越来越被对方民众所接受。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强晓云指出,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推进,对人文合作、文明交流提出了更高要求。欧亚地区在人文领域也出现一些新动向,包括民族主义思潮抬头、民粹主义思潮的进一步加强等。对中国来说,增信释疑是人文合作的总目标,而这并非短期就能收到成效。中国应该继续坚持平等对待和坦诚交流的原则,同时重视新媒体的作用,以年轻人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欧洲学会学术研究部主任忻华指出,中欧关系需要进一步加强文明对话。一方面,中国要丰富思想资源、理论资源、对话资源,更好地与欧洲开展交流。另一方面,在投资、贸易和商务合作中,要通过对话与沟通化解欧洲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分歧、欧洲自由主义与中国权威主义的分歧、欧洲理想主义与中国现实主义的分歧、欧洲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的分歧。
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蓉围绕构建中国的“丝路学”作了发言。她指出,“丝路学”的根基是史学,是对区域、国别、问题进行研究。现在,美欧关于“丝路学”的名家和名作不断涌现,但中国的研究仍是碎片化的,“一带一路”再次把中国的“丝路学”建构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国“丝路学”研究掀起了一轮研究热潮,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从外部挑战看,其一,全球“丝路学”西方中心阐述框架对中国“丝路学”话语体系有解构作用;其二,西方的智库时常炒作中国议题,将其政治化。从内部挑战看,其一,学界对“丝路学”的认知还有所欠缺;其二,“丝路学”具有“双核”特质,即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但是国内不少研究往往只重一面,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她建议应从三方面振兴中国的“丝路学”,第一,加强著书立说,既要注重理论借鉴,也要做好实证分析;第二,在深度的实证和国别研究中,加强建言献策,注重绩效评估和经验总结;第三,打造丝路学术共同体,彰显“学术中国”的文化自信。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所长王健分析了“丝路精神”与“一带一路”的关系。“和平合作”是“一带一路”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前提;“开放包容”是“一带一路”的本质要求;“互学互鉴”是“一带一路”的价值追求;“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的最终目标,即构建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民心相通的最高层次是认同,但却是很难立马见到效果的。他认为,认同分为三种,即回应性认同、功能性认同、归宿性认同。归宿性认同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历史记忆确实会对归宿性认同产生影响。当然,历史记忆不仅包括冲突性记忆,也包括一致性记忆。
与会者还就“一带一路”推进中的宗教对话、中国对外交往等议题展开讨论。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在会议总结中谈到,两千多年前,陆上与海路多条 “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构架起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桥梁,而且成为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人文经贸交流通道,推动人类历史和世界文明车轮的前进。当今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国际多方共鸣与响应,一系列早期成果收获正在显现。但也要看到,从历史到现实,亚欧非大陆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以及形形色色的不同社会政治力量之间,矛盾冲突、对立争斗乃至战争此起彼伏。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为“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最为根本、最需持久努力而逐渐见效的一环。相关各方要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上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必须传承与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促进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在对话沟通、相知相交、友好合作中构建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在各地区各国的和平安宁、繁荣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本次会议为“上海市社联第十一届学会学术活动月” 跨学会学术活动项目之一。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回复 呼我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