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黄金周不沦为黄金粥:休假时长扩容与带薪休假制度改革仍是破题之计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7-10-9 18: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国庆中秋假期一如既往在人们在期待、欢度和吐槽中渐渐远去。让我们“痛并快乐着”的长假看似“年年岁岁花相似”,但同时却能明显感觉到有些变革已经悄悄发生,并逐渐清晰、明朗开来。
“长假经济”具有消费经济的基本属性,其概念源于“假日经济(Holiday Economy)”,泛指“人们利用多天假期集中消费,从而带动供给、带动市场以及整个经济增长的一种系统性经济模式。”自1999年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并将春节、“五一”、“十一”与前后双休日拼接形成7天长假以来,中国的“黄金周”已经延续了近20年的时间。集中式市场“狂欢”几乎已成为“中国式长假”的标签。
旅游经济是当前长假经济的主导形式。据机构测算,刚刚收官的2017年“十一”“超级假期”历时8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近全球总人口的1/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1.9%和13.9%,出境旅游超过600万人次,皆创历史新高,中国国庆已成为“全球黄金周”。但旅游市场高位运行的同时,过饱和的客流与随之而来的井喷式消费再次挑战着各地供给承载力的极限,满眼可见“黄金粥”的尴尬。伴随各路媒体的争相刷屏,周而复始的长假的利弊与“存废”之辩愈演愈烈。
而从世界旅游格局和中国旅游业发展态势来看,“十三五”阶段,中国旅游业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和世界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加速发展也同时加剧了各类矛盾的凸显,旅游业也正面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转型和跨越的阵痛。在这一背景下,依托旅游供需的长假经济也必然经历“不变”与“变”的激烈交锋。
“不变”的是当下国民对民生幸福的追求与产业共识
长假的“潮涌式”波动,虽受制于休假制度的影响,但根本上是休闲时代人们追求游憩愉悦的客观需求与旅游业“幸福感”使命的天然契合。在这一“恒定规律”下,长假旅游经济“供需两旺”将持续不变。
一是大众出游热情不变,旅游需求总体趋于刚性。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生活理念和需要层次的升级,促使人们的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占比快速攀升,旅游作为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精神消费将持续处于爆发式增长期。同时,随着《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推行,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旅游局8月发布《2017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民旅游消费潜能加速释放,国内旅游消费总额和规模分别达2.17万亿元和25.37亿人次,分别增长15.8%与13.5%。从“60”后到“00”后的不同年龄群体都已成为细分市场的主力;人们对青山绿水、文化体验、乡村民俗、康养休憩等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旅游新业态与产品的追寻热情不减。
二是旅游业领衔“五大幸福产业”的发展态势不变,各方不断凝聚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共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既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又彰显民生、惠民的综合功能。随着“旅游+”、“全域旅游”、“一带一路”旅游合作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与旅游政策红利的加速释放,旅游产业的战略性地位不断凸显,社会、民营资本的旅游投资热情与规模不断提高。通过与一二三产业以及与高铁、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的融合,旅游业从单一的经济导向转向社会化、综合导向;各地政府和企业也通过全域旅游践行共建共享,通过加大产品、服务、诚信、治理等投入积极优化长假经济。
.
“变”的是长假市场对国民休假休闲权益的优化配置与创新探索
长假经济正在孕育的变革虽是着眼当前长假市场的现实困扰,但根本上则是从理念到实践都着力于对国民休假权利和休闲权益的系统性保障。就此而言,“不变”的供需态势下其实处处暗藏玄机,大有可为。
一是转变对长假经济的传统认识,从集中性、即期性的旅游消费向多样化、综合性的新消费扩容。旅游经济作为长假经济的核心,既是当前我国迈入“大众旅游时代”的突出表现,也是源于旅游经济运行方式与长假经济所特有的空间聚合性流动、时间爆发性集中特征天然耦合。而事实上,相对于我国居民巨大的消费潜力而言,这只是冰山一角。新群体、新技术、新模式所催生的新消费既呼唤传统消费的升级,也亟须开拓消费的新渠道和新方式,通过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生活消费、精神消费等领域拓展,实现长假经济从规模到品质提升和市场扩容。
二是转变长假旅游市场的配置模式,推进需求演变下的旅游供给提质增效。长假旅游市场上,更注重品质和体验特色的文化游、生态游、民俗游、定制游与民宿、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文创型博物馆等业态和产品受到热捧。从演变趋势来看,旅游需求特征体现为物质+精神、产品+服务以及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转向,而旅游市场群体细分化、散客化、自助化的长尾效应也已非常明显。因此,新需求趋向下的旅游供给需要加强市场细分,在整合资源、技术、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新业态注入与产品服务升级挖掘弹性需求,提高供给质效。
三是转变目的地旅游发展方式,推动旅游产业的全域化改革。长假中多地出现了景区景点的“马太效应”,即大客流在热门景点的过分集中但体验不佳与冷门景点游客稀少但满意度高的对比十分鲜明。可见,长假的拥堵不完全是由于供不应求,多数冷门景点由于宣传推广、交通接驳、运营方式不到位也常常导致异地游客的信息不对称和供需错配。因此,要破解长假供需矛盾,目的地在供给扩容的同时,更需要探索一种集约化、全时段、多类型的旅游发展方式和供给模式,通过错峰式、灵活性地调节旅游流的时空分布,来提升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并促进消费者体验优化与效用最大化。全域旅游注重在充分宣传基础上对客流的全时段疏导调节,注重信息咨询、智慧手段与交通接驳等旅游公共服务的全空间贯通和市场监管的全部门协同,注重特色资源、产品和服务的主客共享,有利于促进长假旅游市场的供需适配。
四是转变媒体对舆论的引导方式,加强积极理性的宣教与文明出游倡导,营造包容和谐的共享氛围,这也是媒体对长假经济发挥正外部性的集中体现。首先,对拥堵的渲染似乎已成了每个黄金周媒体争相曝光和民众转发的热点。而事实上,面对这一特殊的市场失衡问题,从被动的旁观、抱怨转向积极引导、宣教,才是媒体理应彰显的正能量和社会责任。其次,面对长假消费的“即期爆发性”,舆论需要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积极倡导理性消费、分流消费理念和绿色消费模式,也有利于避免长假前后市场的疲软。再者,“山水很美,文明更美”。长假期间从国家旅游局到多地媒体都对照《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开展了特色主题宣教与倡导,消除长假旅游的负面标签需要和谐包容的氛围营造。
五是跳出对长假(黄金周)存废的纠结,着力于现实国情下的带薪休假制度的破题与落实推进。黄金周的利弊与是否废除的争辩由来已久。而事实上,从当前国情来看,废除之说仍显武断。“黄金周综合征”的根本并非由于长假制度本身的设立,而是由于城镇居民休闲旅游需求刚需化与无处“泄洪”的冲突。2008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开始施行并取消“五一”长假,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小长假,虽假日总时长增加,但休假时间更为分散且不充分,这之后每年“十一”游客量开始以年均20%左右激增,供需矛盾更显尖锐。相较国外的休假制度而言,我国当前的休假总时长仍可扩容。带薪休假应是破题的长久之计,但囿于具体执行中对企业休假制度的监管等诸多环节的现实问题,一直推行疲软,“黄金周”式的集中休假目前仍是确保国民休假权利和休闲权益的重要方式。但长远而言,带薪休假,尤其是旅游淡季带薪休假制度应是平抑全年旅游季节性、引导国民错峰出行、分流疏导长假客流、平衡出游规模和提升出游体验的有效措施,需要切实论证并逐步推进。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
主编:王多
回复 呼我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