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熊月之:开埠前的上海并非荒凉渔村,而是中国的第12大城市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7-10-2 16: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0日,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作客由中国社科院—上海市政府上海研究院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及麦子金服承办的“智库大讲堂”。他通过对近代上海历史文脉的梳理阐释了海派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熊月之表示,最近几年,自己一直在从事《上海通史》新书工作。做这个工作非常艰难,但是,也提供了一个好的机会,可以让自己以比较长的时间,集中对上海历史发展的文脉做长时段的深入思考。他从古代上海文化的特点讲起,梳理了近代上海文化的演变脉络,分析了近代上海城市的特质,进而引出海派文化的形成因素和文化特点。
熊月之指出,元代需要管理粮食和其他物资通过海路南北运输,上海因此从镇升格为县。除了官方的运输量很大,由元至明,江浙一带的海上贸易也很频繁。上海的位置襟江带海,扼守长江出海口。随着青龙镇、江阴等港口因长江出海口东移而没落,上海则顺势而起成为长三角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上海也因此逐渐发展成一座商业城市。在明清时期,盐、与棉花有关的纱布、棉布,是上海重要的经济产品。而贸易、商业的发达刺激了消费,当时的商人热衷消费,他们喜欢建豪宅、穿华服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也提升了城市的商业氛围。所以,海派文化和商业联系密切,重商是海派文化非常重要的特点。这段时期的历史说明,上海的命运始终是跟整个国家的开放与否密切相连的。
熊月之对上海开埠前是“小渔村”的民间说法进行了澄清。他说,开埠以前,也就是1843年左右,上海是中国的第12大城市。在长三角,上海比不上南京、杭州、苏州,但也是重要的城市,绝非默默无闻。因此,结论是很清楚的,开埠前的上海并不是一个荒凉渔村。
熊月之认为,如果说元代设县是上海发生的第一次重大变化,那么,海派文化形成的另一个重要阶段是在开埠以后。开埠后,上海涌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迅速变成五方杂处的“不分主客”的移民社会,文化多元、包容性强、不排外,并由此形成了五口通商上海独盛的现象。此外,熊月之提出,海派文化中还具有“双重认同”的自我批评机制。对于外界的批评,上海人从来都不遮遮掩掩,反而形成了很好的自我批评的文化机制。海派文化中能够有这样一种机制让自己保持高度警惕,时刻自我反省,对整个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如果始终认为自身的文化十分出色,很容易就会渐渐衰弱下去。熊月之将海派文化概括为:以明清江南城市文化为底蕴、以移民人口为主体、缺失传统士绅功能、融合近代西方文化元素等,以追逐实利为目的、彰显个性、立足大众、灵活多变的上海城市文化。如今,海派文化已经成为上海地域文化的代名词,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熊月之还与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同学就犹太人与上海文化的互动交融、海派文化在当下的地位及在未来的影响力等进行了对话和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主编:王珍,编辑:李小佳,邮箱:shhgcsxh@163.com)
回复 呼我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