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 第一时间看外片《阿玛迪罗》:热血尽头是凉灰

[复制链接]
龙一 发表于 2011-4-25 09: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们说要给我们和平,可你们把我的奶牛炸死了,它养着我们全家19口人。我的狗也被炸成了碎片……”

“告诉你们吧,死的不会是塔利班,也不是你们,而是我们,我们!”

4月15日,由丹麦导演扬努斯·梅兹·彼得森跟踪拍摄的阿富汗战争纪录片《阿玛迪罗》在美国上映。“阿玛迪罗”是丹麦驻阿富汗赫尔曼德省一个兵营的名字,影片截取了这里170名士兵6个月的生活片段。这部影片没有再现战争,它忠实记录了一段战争——它就是战争。

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怀着对战争的期待与恐惧踏上征程。士兵马丁告诉忧心的父母:“战争就像踢足球,你不上场,就永远不知道滋味。所以我必须要去!”而抵达阿富汗后,老兵们平淡地告诉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花6个小时,把战友的尸体拼起来:手套里几根手指,几米开外一个膝盖……年轻的士兵们沉默了。

初期生活无非是每天的巡逻和晚上的汇报。镜头始终不远不近地跟随:日间,士兵背负沉重武装在荒凉的山区巡逻,小侦察机如无着的白风筝,飞在阿富汗的天空;夜晚,夜视仪低像素大颗粒的视野里,一切灰绿蒙蒙,松鼠、刺猬都让士兵们神经紧张。新兵开始明白,阿富汗平民和塔利班唯一的区别就是藏在衣服下的武器。而等发现的时候,也许已太晚。

镜头同样真实记录了阿富汗百姓的声音。正值农业季,百姓刚种好的地就被装甲车碾轧,联军军官用“希望”为当地人画饼充饥。阿富汗老人说,“可以,我们等着。但这个国家已经精疲力尽了……”深深的皱纹、绝望的眼神、真实的愤怒,留在胶片上,也刻在士兵心里。

随着战事的发展,塔利班出没越来越多。士兵们的眼神越来越茫然、涣散。他们忘记了使命和之前的雄心,每日为了最简单的活着而挣扎。

片子前半部并没有特定的主角,多采用士兵群像和大撒把式的随录。但5月的一天,迫击炮引导员马丁的失误导致阿富汗小女孩被炸死,他的内心自此充满无可遁形的自责、罪恶感,此后,镜头更多借用马丁的视野,似乎在用这样一个角度重新观察这场战争。

6月,一场激烈的遭遇战:子弹噼啪、尘土飞扬,人声嘶喊,镜头剧烈晃动甚至落地……士兵欧拜一颗手榴弹干掉5个塔利班,全营兴奋不已。但此时镜头一转,再次找到马丁:游离,冷漠。这个之前干净淳朴的北欧孩子,因为剧烈的心理反差和不适,因为心中一切没有答案的追问,让所有矛盾在眼中停留成一个巨大的问号。

8月,为期半年的军事任务结束。马丁在飞机上俯瞰阿富汗多灾多难的土地、河流、山峦,一切茫茫,在灰色的苍凉中感受高飘的风。

从头至尾,该片丝毫没有战争的疯狂,甚至不如好莱坞枪战大片扣人心弦。但纪录片最最可贵的,就是真实: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此时依然真实存在,或者曾经真实存在的生命。一切不是故事,一切细碎都是真的血真的肉,真的眼泪和恐惧。从肉体到心灵,每一个士兵被战争的痛苦浸透又蒸发。而当他们再回到丹麦和平清淡的时光中,一切已不再一样。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不再相信。作为这一类士兵的代表马丁,他不再相信给予阿富汗人民和平的口号,不再相信武器的力量,不再相信生命本身的清澈美丽。那么,这场战争留给他的是什么?他还能去相信什么?

电影的一个用处是返照。往往,电影会有平凡人想要而没有的,让人们在眺望仰望中笑或者哭。但这部影片让我们在平视中,没有笑也没有哭,只看到平铺直叙的冷和干燥无情的灰。

4月20日,2011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奖,同样反映阿富汗战争的《雷斯特雷波》的导演、战地记者赫瑟林顿在利比亚被炸死。他只有40岁。
回复 呼我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