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欧洲中国论坛在丹麦举办

[复制链接]
龙一 发表于 2016-5-2 08: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网哥本哈根4月30日电 (记者姜泓冰)欧洲和亚洲的区域合作各有什么“堵点”?“北欧模式”对东亚有无借鉴意义?在全球化世界里如何构建对中国的理性认识?4月29日举办的复旦欧洲中国论坛上,中欧学者对此展开对话研讨并收获启示。

复旦欧洲中国论坛由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复旦发展研究院和北欧东亚研究所联合主办,每年一次,以对话形式探讨中国的发展活力及其国际意义,通过比较研究等向政策制定者、媒体记者及业界领袖传播对于中国的新认识、新观点。该论坛也是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在海外开设会前论坛的一种新尝试。

2016年复旦欧洲中国论坛聚焦于“中国及其区域合作”话题。论坛由主旨演讲、如何建构东亚区域合作的专题研讨,以及一个对于媒体报道与公众中国印象的特别媒体对话环节组成。

北欧部长理事会秘书长达格芬.赫布劳腾先生在论坛主旨演讲中表示,能够互相了解和学习,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前提。北欧国家合作的基础是共同的历史、文化、地理的传承,基于北欧五国社会在民主、公正、平等、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安全等方面秉承的相同的价值观,对于彼此之间的差异可以互相了解和学习,其交往的紧密程度在其他地方很难看到的,也成为北欧国家经济共同增长的动力。北欧国家都以高福利、社会高度平等的“北欧模式”著称。达格芬.赫布劳腾先生说,目前的全球局势给北欧合作带来了一些挑战,恐怖主义、移民问题、气候变化等问题正在挑战北欧模式,也促使着北欧的改革。北欧国家正在致力于政府管理与创新的有效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会为创新的成果创造出一个市场,并试图出口这些成果。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教授在题为《中国与区域合作:亚洲的纬度》的演讲中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些争端,尤其是领土方面的争端,尽管事实上有权力用非和平的方式解决,但中国更愿意以和平手段应对,通过协商的方式试图与周边国家达成协议,从而维护本地区的安全。对于某些争端,中国会采取“双轮”策略,一方面通过双边谈判对相关行为准则达成一致,另一方面通过多边执行调停来解决。在双边安全及多边安全的领域,中国需要学习利用上合组织、亚信会议等机制,在东亚事务上更多承担领导角色。

在对话环节中,国际亚洲研究所(莱顿)所长菲利普.培坎博士、北欧亚洲研究所所长、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刘春荣博士就“如何构建区域合作的知识基础设施”展开对话;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尼尔斯.图格森教授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宇分别从经济角度,分析讨论了欧洲与亚洲的区域合作模式;两名人民日报及中国日报资深记者则从自身经历出发,谈论“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如何通过媒体呈现一个较为全面、真实的中国。
回复 呼我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