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苑:医养结合的丹麦式养老机构

[复制链接]
龙一 发表于 2015-5-20 23: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晨报记者 祝玲
每两名老人最高配备1名工作人员、专业医生常驻养老院、家庭式内部装修……上周末,沪上最大的非营利性养老项目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在金山落成,10月对外开放,将提供800张床位,其中养老院和养护院各400张床,未来将形成约2500个床位的大型养老院。据了解,这也是首个上海市华侨养老基地。

生活环境:

可申请自己的一片田园

从上海驱车40多公里,记者来到了位于朱泾镇的“颐和苑”,走入小区,一幢幢丹麦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房屋均为联排别墅式的外观,周围绿荫环绕。最难得的是,社区内建造了150亩果园生态林,入住的老人可以根据自己对蔬果的偏好,向院方申请租上一份肥沃的土壤,让它变成属于自己的田园宝地。

“颐和苑在各类设施配套上汲取了丹麦优质养老机构的造院经验,以老人的生活习惯为参照,依据人性化细节化的设计原则,不仅提供居家式的养老服务,同时可以得到更为高端化的生活品质。”说这话的,是上海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发起人周保云。他说为了将丹麦先进的医护知识引入中国,特地从丹麦锡尔克堡健康护理学院请专业老师在养老中心做医护指导。为了培养更多的本地医护人员,上海金山卫生学校还与锡尔克堡健康护理学院签订了共同办学的协议,确保在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全都持证上岗。

周保云告诉记者,颐和苑引入丹麦的管理方,按照高星级酒店的标准进行内部装修,每两名老人最高配备1名工作人员,高龄老人配备生活管家。目前是沪上最大的非营利养老项目。

“颐和苑一期刚落成还未开放,就有50多户签约。”周保云介绍说。据悉,颐和苑的首期投资为3亿元,提供800张床位,其中养老院和养护院各400张床位。二期工程规划了一座200张床位的老年医院,将来老年护理医院将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日常的医疗、保健、营养方面的咨询服务,并可以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基础化的诊断与治疗,同时与上海三级甲等医院建立合作,为院内老人开设绿色通道。而三期开发结束后,总投资将达到12亿元,床位总数将达到2500张。

收费标准:

押金+租金5000元/月

“2006年就想做养老机构,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养老机构,却发现上海的养老院不尽如人意。”根据周保云的调研,“公办的等不起,民营的住不起”。

他解释说,政府补贴的公立护理院,每月收费2000元上下,虽然价格便宜,但设施水平较差。更重要的是,早就超饱和,没有空床位,住进去得等。而民营养老院大多定位太高端,动辄上万元的月费用,让普通市民望洋兴叹。

“能不能做一种养老院,价格在中产阶级的接受范围之内,护理设施又定位高端?带着这样的目标,于是就有了颐和苑。”

“非营利性是不是意味着亏损?”“颐和苑的入住价格多少?”“如何保证长期提供高水准的软硬件服务?”“什么时候能签约?”记者在现场看到,陆陆续续有市民前来看房,而在参观的同时,也不断蹦出各种担忧和疑问。

“我父母住在市中心的老式公房,他们都快80岁了,因为没有电梯,每天进出实在不方便,父亲还有糖尿病,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我们工作又都忙,白天没空照顾他们,现在找个好的养老院是家里的头等大事。”来探房的小陈看起来颇为焦急,他说这一个月内跑了徐汇、虹口、黄浦等多家养老院,都只有一个字“等”—要么等入住的老人逝世,要么等老人退出床位。而且有的养老院没有护理人员,只接受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而这一次,小陈似乎为父母找到了一个满意的新家。不过他的顾虑是,非营利项目能否办得长久。

对此,周保云解释说,非营利性养老院并不代表就是亏损的机构,而是指他作为投资人,除了工资以外,不能从养老院得到分红。他说,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模式在丹麦等西方国家有着超过50年的历史。它主要依靠两方面来降低成本,一是政府提供补助和支持,例如颐和苑的土地就属于划拨用地,后期政府对每个养老床位也将提供一定金额的补助,而他作为投资人,前期只需要支付给农民的征地补偿,在后期投资建设后,他将继续持有投入资本的所有权,但不得从养老院的运营中提取任何分红作为利润,因此不会存在利益输送的担忧。“政府规定我作为投资人拥有所有权,但不得卖掉养老院,我的孩子也不可以,这都是由法律来保障的。”

价格方面,申请入住的老人需要先交8万元押金,之后平均每人每月缴纳租金5000元左右,需要护理的每位老人每月费用则平均在5500元左右。这个费用相当于上海一个中产阶层老人的退休工资,老人也可以采取“以房养老”的方式,将住宅房交给养老机构管理和出租,用房租来支付部分入住费用。而由于投资方并不追求投资分红,未来将把所有利润用于养老社区的滚动投入,这样也能保证项目软硬件设施的不断更新,保持服务水准。

远期规划:

二期将建老年医院

记者发现,在养老院的众多配套设施中,前来咨询的家属们最关心的是医疗资源。由于现行养老机构定位于养,提供的服务侧重于生活起居和照料,缺乏医护人才。即使有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院,也主要是承担内科疾病的简易诊治。一些由于疾病失能、失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长期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老人,因缺乏专业的护理而得不到很好照顾,养老机构成为医疗服务的盲点。

“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医疗护理,我们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点。”周保云介绍说,比如在养护院的房间里,除了每张床都可以摇动抬起外,还配有国外引进的滑轨电动吊篮,工作人员可以操控电动设备,帮助无法自理的老人坐到轮椅上,让他们可以与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亲密接触,使老人可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些都非常人性化,让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也处处都感受到爱”。

再比如二期规划了老年医院,子女不用担心父母遇到常见病和多发病后的就医问题。“我们的工作人员由丹麦方统一培训管理,生活管家拥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他们相当于老人的“代子女”,完全颠覆护工的概念。他们除了安排日常生活外,如果老人需要就医转诊,生活管家会像子女一样全程帮老人办理入院、诊疗等手续,关键时甚至要代老人的亲属做出决策,因此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

“从健康老人一直到临终关怀,我们希望引入国外的模式,为老人提供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的‘一条龙’服务。”周保云坦言,现在不少的养老机构,一旦老人进入瘫痪等完全失能的状态后,往往无法继续有效护理和关怀,而这样的老人又很难进入公立医院的病床。“按照丹麦人的观点,人生最痛苦的是最后五年,因为他们的身体状况变得非常糟糕,而孩子不能每天陪着,老人们十分痛苦。”

[记者手记]

“民营非企业养老”不可忽视


截至2013年底,上海市户籍老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27%,随着老年人口增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新增老人中有80%都是计划生育后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上海养老形势的严峻程度可见一斑。而从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情况来看,中心城区(浦西八区)的增幅大于周边郊区,即使根据上海市政府9073的养老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养老床位不低于区域老年人口的2.5%,郊区各区县养老床位不低于区域老年人口的3.5%,即整体上达到3%”要求,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机构养老的需求。

不过,人们往往忽视了一股养老新力量,就是民营非企业养老。目前本市养老服务机构已达631家,其中公办314家,民办非企业317家。随着民营非企业养老服务机构不断增加,已成为本市养老服务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

这股力量,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地段难产,势必在郊区生根发芽。他们有高素质的医护团队、完善的周边配套设施,再加上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也许你会顾虑“路太远”,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路远可以驾车,服务与品质却是不可替代品。
回复 呼我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